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威远气田震旦系气藏为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裂缝-孔洞型非常规气藏,气藏开发时间长,底水上窜严重,实际渗流分布状态复杂,其数值模拟工作一直是一个难题.在分析了威远震旦系气藏实际生产动静态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气藏内各压降中心4口典型井不同级别的裂缝相对渗透率数据进行数值模拟,较好的完成了历史拟合、剩余储量分布预测,为气田下一步调整部署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川西坳陷邛西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是研究区天然气的主要产层,通过对该区研究层段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孔喉结构特征、储层类型和控制因素等进行系统研究,其结果表明:须二段储集岩类型主要以砂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以孔隙为主,裂缝次之,其平均基质孔隙度为3.44%,平均渗透率为0.036×10-3μm-3,为典型的低孔隙度一低渗透率储层.本次研究还指出了该区研究层段有效储层厚度平面分布有利区,即邛西4井至邛西10井井区和邛西6井至邛西16井井区.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是沉积相、成岩作用和裂缝,其中沉积相控制着储层砂岩体的形态、规模、粒度、矿物成分等方面,成岩作用则通过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方面控制着储层的发育,而构造裂缝主要起渗流通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老井复查是目前油气藏开发中一种常用的"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的增储上产、增收节支、降本增效主要技术措施。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气藏老井复查录井地质综合指标评价指标和测井电性标准,实现老井复查选井评层标准由定性向定量化的转变。根据新场气田蓬二段气藏近5年实施的11口复查井测试效果评价分析表明,目前建立的选井评层标准符合蓬二气藏现阶段的老井复查选井评层要求。在新场气田JP_2~2、JP_2~5气藏未动用储量区研究基础上,以新场气田蓬莱镇组老井复查选井评层标准为指导,深化新场JP_2~2、JP_2~5气藏老井增储上产地质潜力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浅102、川孝170的5个井区具有转层挖潜及侧钻动用的潜力;新浅22~新浅29井区之间满足加密井部署井距要求,具有调整加密井部署潜力。  相似文献   
4.
川东北气藏具有超深、含硫化氢、温度高、压力高的特点,气井测试难度大。在大量调研国内外含硫化氢气井测试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目前超深含硫化氢气藏测试实践的经验和成就,对川东北超深含硫化氢气藏测试中面临的难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温高压,地质条件复杂,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腐蚀气体是制约川东北超深含硫化氢气井测试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主要从测试管柱选择、地面流程、测试技术及应急措施等方面,论述了超深含硫化氢气井测试技术要求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平落坝气田须二段是川西主要产气层,通过对该区多口井的岩性、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段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为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根据气田须二段多口井测井资料对储层平均孔隙度、储层厚度及储层储能系数进行描述与评价,并预测研究区储层平面展布规律。储层的分布主要受近河口砂坝砂体岩相和裂缝发育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监测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辉  赵志川 《山西建筑》2010,36(13):104-106
以杭州市区某深基坑工程的监测为例,介绍了基坑监测的目的和主要监测内容,阐述了主要监测方法,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施工期间基坑是安全的结论,为类似工程的施工监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根据钻井、录井、测井及试油试采资料,结合历年马井构造研究成果,运用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等原理对马井蓬莱镇组气藏小层进行对比研究,精确地划分出各单井的气层组、砂层组和小层,统一了研究区的分层标准,取得了气藏小层对比分布成果。研究表明:蓬莱镇组气藏划分为4个气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川东北气藏具有超深、含硫化氢、温度高、压力高的特点,气井测试难度大。对川东北超深含硫化氢气藏测试中面临的难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温高压,地质条件复杂,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腐蚀气体是制约川东北超深含硫化氢气井测试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主要从测试管柱选择、地面流程、测试技术及应急措施等方面,论述了超深含硫化氢气井测试技术要求和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