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气相色谱分析资料水洗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晨颖 《录井工程》2008,19(3):31-33
注水驱油实验是水淹机理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为建立水淹层地化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室内模拟水驱油实验,开展了岩石气相色谱分析资料随含水率上升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以稳态法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注水实验制备不同含水率岩样,分析研究这些岩样气相色谱分析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水淹层的气相色谱分析响应特征。实验结论为:随含水率的上升,饱和烃色谱谱图发生明显变化,峰形从正态向扁平形态变化,各个单峰饱和烃面积、饱和烃总面积、主峰碳及主要碳数响应值等参数均呈规律性的降低;饱和油和低含水率样品之间的区别不明显,但进入中含水状态以后,色谱峰总面积等参数降幅增大,水洗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评价薄差层、非均质层水淹状况用测井资料难以令人满意的现状,该文从寻找一种提高油层水淹状况解释准确度的新途径出发,在系统总结密闭取心样品的气相色谱谱图的规律基础上,探讨了应用气相色谱资料对油层水淹级别定性评价的新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展示了该项技术在综合判断油层水淹程度、提高老油田调整挖潜效率方面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分析资料在水淹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喇萨杏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后,调整挖潜的难度越来越大,应用测井资料对于评价薄差层、非均质层水淹状况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提高油层水淹状况解释准确度的新途径.该文在系统总结密闭取心样品的气相色谱谱图的规律基础上,探索了应用气相色谱资料对油层水淹级别定性评价的新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展示了该项技术在综合判断油层水淹程度、提高老油田调整挖潜效率方面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识别油水层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荧光偏光显微图像技术是直接观察储集层中岩石结构、构造、储集空间与油水分布产状的微观识别技术。该文对该项技术的仪器、原理逐一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大庆油田卫星-太东地区储集层特征,总结了油气水的荧光偏光显微图片特征。通过应用实例详细论述了荧光偏光显微图像技术在储集层性质、油水界面确定方面的优势,开阔了现场录井技术人员的眼界。  相似文献   
5.
喇萨杏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后,调整挖潜的难度越来越大,应用测井资料对于评价薄差层、非均质层水淹状况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提高油层水淹状况解释准确度的新途径。该文在系统总结密闭取心样品的气相色谱谱图的规律基础上,探索了应用气相色谱资料对油层水淹级别定性评价的新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展示了该项技术在综合判断油层水淹程度、提高老油田调整挖潜效率方面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萨北油田位于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纯油区内,随着油田的开发,特别是二、三次加密调整井及过渡带扩边井,油水界面不同于基础井网;应用井壁取心分析资料总结了萨北油田水淹层与原始油水同层的评价方法;统计萨北油田30口井,其中4口过渡带井,其余为二、三次加密调整井,应用井壁取心分析资料区分该区油水界面位置附近不同水洗程度、原始油水同层及原始水层,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萨北油田位于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纯油区内,随着油田的开发,特别是二、三次加密调整井及过渡带扩边井,油水界面不同于基础井网;应用井壁取心分析资料总结了萨北油田水淹层与原始油水同层的评价方法;统计萨北油田30口井,其中4口过渡带井,其余为二、三次加密调整井,应用井壁取心分析资料区分该区油水界面位置附近不同水洗程度、原始油水同层及原始水层,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