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宁晋断裂陡坡带近岸水下扇体纵向上的期次叠加和横向上的频繁摆动迁移导致其非均质性强,准确地预测扇中发育区和有利含油气区是该区地震勘探的关键。根据研究区近岸水下扇体的沉积特点和实钻情况,总结其地震反射特征,利用地震相方法预测近岸水下扇体的发育规模和期次。利用三维可视化、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进一步落实了近岸水下扇体扇中亚相发育区。基于扇中亚相发育区预测结果,结合属性叠加方法,预测了宁晋断裂陡坡带2号近岸水下扇体的扇中亚相发育区和含油气有利区域。根据预测结果部署了探井Gy33井,钻探结果表明该井产油为23.36 t/d,证实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WLT地区深层火山岩储层地震识别与描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闫奎邦  李鸿  邓传伟  田军 《石油物探》2008,47(3):256-261
松辽盆地北部东南断陷区的XJWZ断陷带火山岩发育,火山岩储层是该区深层天然气勘探的目标储层。XJWZ断陷带南部的火山岩储层勘探已获得可观的天然气储量,北部地区的火山岩储层研究很少。为此,在位于北部的WLT地区开展了火山岩储层研究。首先分析了火山岩的地震反射特征、水平切片特征和相干体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火山岩进行了识别,包括火山岩标定、火山岩体顶面识别和火山口位置确定等,并利用可视化技术刻画了火山岩体的空间变化特征;最后,对火山岩体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预测出20个火山岩体。根据预测结果部署了2口井,均钻遇较厚的火山岩,其中1口井获得了19513m^3/d的工业气流。  相似文献   
3.
利用波形建立地震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地震属性中,波形的总体变化及其分布规律是最重要的地震参数,而且也是经常被人们忽视的参数。用波形建立地震相就是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把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定量地刻画出来,简单地说就是对波形进行分类。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一般流程,关键参数,实验效果以及对过程的质量控制等关键的技术环节。实践证明地震波形包含了大量的地质信息,拾取并识别出这些信息是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此法有利于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及提高钻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波形分类技术在储层沉积微相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地震波形的总体变化是地震波振幅、频率、相位的综合反映,是重要的地震属性参数。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信息丰富的特点,采用神经网络算法把地震道形状(即波形特征)定量地刻画出来,通过对某一层地震数据逐道进行对比分类,细致地刻画地震信号的横向变化,从而得到与地质层位对应的地震相图,用于储层砂体及岩性油藏的预测。应用波形分类技术对古龙北地区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该区宏观沉积环境吻合,与单井微相匹配程度高,属性的细节变化符合沉积规律。利用预测结果提供了2口井位,实施钻探后均获得工业油流,新发现了较大储量规模的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