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白马庙气田蓬莱镇气藏储层致密 ,孔隙结构复杂 ,非均质性强 ,单井产能低 ,研究储层特征和受控因素 ,加强储层改造方是气藏效益开发的出路。储层精细研究揭示 ,气井产能受沉积相和构造条件控制 ;高、中产井与大而厚、物性好的河口坝、河道砂坝沉积微相有关 ,纵向上具很强的层段性 ,主产层集中在Ⅳ~③、Ⅲ~③两套砂组 ,其钻探成功率分别达 82 %和 10 0 % ;平面上多分布于主体构造和东南鼻状突起 ,二者高、中产能井分别占 30 %和 70 %。在深入的地质研究和储层压裂评层选井的基础上 ,采用多层打开、分层压裂、多层合采的方法可提高气井产能 ,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压裂评层选井的综合配套技术。采用该技术优选出 19口井 ,已实施 5口井全获成功 ,气产量成倍或十几倍增加 ,其中白浅 4 5井气无阻流量高达 18× 10 4m3 /d ,白浅 38井投产 16 5d净增产值 10 0余万元  相似文献   
2.
川西坳陷平落坝气田须二段气藏成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上三叠统领二段气藏是川西平落坝复式气田的主力气藏,储集层属小孔,细喉的细密砂岩。根据液态烃侵入之剩余面孔率以及与淀绿泥石的世代关系认为,油气运聚发生时原生粒间孔保存尚好,进油时间较早,液态烃的侵入改变了储集层的古物化环境,产生了大量次生孔隙,同时淀出的SiO2充填了原生孔隙空间,由沉积构造发展研究认为,J1末期平落坝构造已具雏型且烃源岩已成熟,J2末进入成烃高峰期,生、聚期同步;其后又经历了多次继承性隆升,褶皱,使构造闭合度增大,捕集油气能力增强,多期形成的裂缝系统沟通了生,储层及储集层内部的联系,既使后续生成的油气继续向圈闭中充流,又使气藏连通强而具统一的压力系统,高部位高裂缝率产大气,形成了受断裂,裂缝与构造双重因素控制的气藏。图3表1参4(兰大樵摘)。  相似文献   
3.
气井在生产过程中,产能下降的原因有地层压力下降引起的自然递减和产层物性变化引起的额外递减,采用不同时期试井得到的产能方程可以计算两种递减各占的比重。文章研究了气井产能方程的结构,看出气井在理论条件下,二式中的A、B值不发生变化;但当地层出水、井底积液等情况时,A、B值会发生变化。通过对平落坝须二气藏单井产能方程中的A、B值的变化分析,认为须二气藏各井无论是否出水,均存在额外递减,亦即各井的产层在生产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气井出水会造成有效渗透率下降,生产压差额外增加,导致气井产能下降,产量递减幅度明显增大,这对单井影响较大;建议对存在井底积液的气井尽快考虑带液措施,以避免产层进一步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4.
一般地质图只能表征地下地质体的形状、大小或某一特征值的二维平面变化,但不能揭示地质体内部特征的三维空间变化。在钻井、测井资料中包含着大量的各种地质特征垂向变化的信息,如何应用某一构造少量井的信息,作出该构造地质特征在任意剖面上的连续变化趋势图,此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其中,矩法的应用效果已从理论和实践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5.
ƽ���������س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平落坝气田是川西龙门山前缘发现的又一个中型气田。文章从沉积构过发展、孔隙演化、油气运聚史、圈闭类型和特征、储层地质模型、封盖性能、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剖析了平落坝香二气藏的成藏机制。该构造紧邻上三叠统生烃凹陷,本身也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早期聚气条件好,晚第三纪以来有丰富的“晚成气”补给;属短轴高丘状背斜构造类型,褶皱适中、圈闭完整,无破坏性大断层切割;香二段气层上覆香三段泥质岩厚度大,宏观特征和微观结构研究认为属封盖能力强的优良盖层;香二段储层发育6种类型次生储集空间,孔隙结构较好,选择性溶蚀导致信层的非均质,具较高的有效储集概率;张开、半充填低角度裂缝发育,与次生溶蚀孔形成有机的配置,裂缝是重要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是气并产能的重要控制因素;天然气的保存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