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憎水型快速固化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应用中的主要问题,研制了憎水型及快速固化绝热涂料,并介绍了憎水型快速固化绝热涂料的工程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170型憎水硅酸钙保温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微孔硅酸钙保温材料的性能缺陷提出了有效的降低密度及提高憎水性的化学外加剂及憎水剂配方,并结合国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艺流程及参数。文中对微孔硅酸钙的反应机理也作了适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薄层隔热保温涂料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规保温材料的研究以提高孔隙率、提高热阻、降低传导传热性能为主,但其对流传热及辐射传热较难降低。当今以传热机理改进保温材料及保温结构是重要发展方向。文章介绍了一种借鉴国外航天工业用高科技绝热涂层的技术思路,并结合国情研制成功的具有高辐射率的薄层隔热保温涂料,它可弥补常规保温材料的不足。该保温涂料以液态涂料方式存在,干燥后的涂层热阻较大,特别是热反射率高,可有效地降低辐射传热,施工方便,涂层薄,无接缝,附着力好,集防水隔热外护于一体。绝热等级为R21.1,热反射度0.79,热辐射率0.83,固含量54%,性能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成本仅为国外产品的1/4左右。可直接以涂层方式使用,也可与其他多孔保温材料复合构成低辐射传热结构,作为石油石化行业成品油罐及储罐的隔热保温、管道及设备的保冷及屋面隔热保温涂层使用,综合节能效益高。  相似文献   
4.
郑其俊 《油田节能》2000,11(3):36-38
本文论述了影响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绝热性能的诸多因数,作了一定理论分析。介绍了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的结构导热系数及工程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郑其俊 《油田节能》2000,11(4):37-42
本文针对稠油热采注蒸汽管线保温的特殊需求及存在的问题,研制带有发展方向的高效保温绝热材料超轻憎永微孔硅酸钙保温材料及低辐射传热结构,轻工程应用表明,保温效果良好,使用寿命长,综合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介绍了高温直埋保温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目前供热工程技术发展的分析,指出对现有管道保温材料和技术进行改进提高的必要性。作者充分利用传热机理,并结合工程实际需要,设计研究了3种经济型高温直埋保温结构,即组合型复合保温结构、无机复合反射保温结构和多层热隔断高效保温结构,经计算,经济型保温结构总厚度与现用结构相比,可减薄9.6%~19.2%,不含钢管的保温结构总造价可降低11.6%~17.7%。以直径219mm、长12m的钢管做1∶1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介质温度为250~350℃范围内,散热损失均符合设计要求,并远低于国标规定的散热损失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反射隔热防腐蚀涂料。采用两种模拟试验方法验证这种涂料的隔热效果,并与常用的银粉漆等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5~36℃范围内,使用隔热涂料可使室内或罐内温度较涂银粉漆时降低12-18℃,较未涂罐的降低17-22℃;在环境温度为31~35℃范围内,使用隔热涂料可使罐内90^#汽油的挥发压力降低3~6kPa;内部温度较涂银粉漆降低5-8℃。  相似文献   
8.
薄层隔热保温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其俊  王伟 《油田节能》2003,14(2):11-14
文中简略介绍了薄层隔热保温涂料的特色、组成成分、涂料及涂层的性能。圆管法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涂料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文中指出了该涂料的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结合工程用高温粘结剂的概况和特点,指出施工注意事项和改进方向,报道改性磷酸盐类高温粘结剂在长庆油田高效加热炉衬里施工中的应用以及加热炉运行7个月后的检测结果和效益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