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注蒸汽开采稠油用的两种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实验考察了注蒸汽开采稠油用的两种商品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HD-1和HD-2的应用性能,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用不含钙镁离子,矿化度7300mg/L的水样配制,测定界面张力时油样为煤油,其余测试中油样为70℃粘度1100mPa.s的一种脱水稠油。HD-1和HD-2在质量浓度在0.1-2.0g/dL时使室温油水界面张力由36.5mN/m降至3.4-2.1mN/m,HD水溶液与稠油(体积比3:7)在70℃形成的乳状液,粘度大幅度降低,HD-2浓度为0.2g/dL,HD-1浓度为1.0g/dL及以上时降粘率均大于95%,在280℃隔氧热老化60-72小时后,HD-1的界面活性和乳化降粘性能有所降低,HD-2则有大幅度降低,HD-1和HD-2抗耐钙镁离子的能力差,在70℃,24小时静态条件下,0.5-1.5g/dL HD-1和0.1-1.0g/dL HD-2水溶液从和原油的岩心中浸出的油量,比矿化水浸出的油量多10余倍,且随H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将0.3pV不同浓度的HD-1和HD-2溶液导入蒸汽发生器在220℃进行岩心蒸汽驱油,初期采出油量较净蒸汽驱有所减少,但最终(-5PV时)采收率的增加,蒸汽/HD-2驱的采收率随HD-2浓度增加而增大。增幅最高达19.7%(1.0g/dL HL-2),蒸汽/HD-1的采收率则在HD-1浓度为1.0g/dL时出现最大值,增幅为6.9%,HD-1和HD-2在稠油开采中可用作乳化降粘剂和注蒸汽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常规岩心分析中经常遇到的低孔低渗透岩心的诸如孔隙度、渗透率等测定中的几个问题,及其对实验室内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储层岩心试验表明,围压对气体渗透率的测定有较大影响,岩石渗透率随围压的增加而减小;地层水中含有不同浓度的盐,对实验室内渗透率的测定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岩石孔隙度的测定基本没有影响;用饱和液体法确定岩石孔隙度,其饱和程序对孔隙度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4.
高3断块烟道气蒸汽混注驱替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3断块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北端,根据高3断块的油藏条件,通过室内驱替实验研究了烟道气蒸汽混注条件下的驱油效率,并通过理论计算和原油模拟蒸馏实验对混注时的驱替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混注条件下蒸汽组分的分压降低,井底蒸汽干度相应提高,因此在注入相同的蒸汽质量当量下,热流体的波及范围增大;混注时原油蒸汽蒸馏效应得到强化,原油的初馏点温度降低了22℃,注汽温度为220℃下原油可蒸馏体积增加值由驱替初期的5%提高到10%.烟道气蒸汽混注驱替实验结果表明,低注汽温度范围(<220℃)内,气汽混注比例增加,驱替效率升高,高注汽温度范围(≥220℃)内,气汽混注比例增加,驱替效率增值缓慢.对于高3断块,适宜的混注气汽比例为0.5∶1,比纯蒸汽驱原油采收率提高3%.图5表1参5(刘慧卿摘)  相似文献   
5.
岩心流动实验仪是石油大学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的带微处理机自动测量岩心流动性的装置。它利用定时采样,是平称重原理测出渗过岩心的液体质量流量,通过微机系统实时计算并打印出岩心渗透率数据。该仪器还配有可调温式高温岩心夹持器,既可进行常温常压试验,也可进行高温高压试验和正反向流动试验。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准确、方便灵活、操作简便,连续工作等优点,通过了部级鉴定。  相似文献   
6.
高温微生物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进行了三组混合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室内实验。研究表明,微生物能在110℃、30MPa的条件下存活,并能以原油为碳源进行生长繁殖,降解原油、产生酸、表面活性剂等,使原油中C19以上重组分含量降低10%-40%,原油粘度降低10%-50%,凝固点下降7℃;高温微生物可提高采收率4.1%-12.7%。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测定高、中、低岩石气体渗透率的新型仪器——GD-1型气体渗透率仪。对高、中、低渗透率的天然样品和标准岩心试样的测试结果表明,该仪器的测定范围宽、精度高。精度可达10~(-5)μm~2(0.01md),选用合适的孔板,可测达10μm~2(10d)以上。仪器的基本性能已超过美国同类产品的水平,并通过了部级鉴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