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基于氨能源广阔的发展前景,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高效、低耗能的化学链合成氨技术,其特点是将传统工业法合成氨技术分为氮化及氨化两步反应,通过金属氮化物在2个反应器之间循环输运氮及热量完成氨的合成。基于HSC Chemistry 6.0热力学计算及TG-MS联用技术,分析了氮化和氨化过程的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了载氮体种类及反应温度对合成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e基、Mn基载氮体在氮化和氨化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Fe基载氮体固氮效果较弱,但氨化过程性能良好;Mn基载氮体固氮性能突出,其氮化质量增加量可以达到同样反应条件下Fe基载氮体质量增加量的4.5~5倍,但氨化较为困难。将Fe基载氮体与Mn基载氮体按一定比例混合,2种载氮体的协同作用对化学链合成氨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化学链气化利用循环载氧体为气化过程提供氧化剂,碱金属修饰载氧体能显著催化气化过程.本文以高钠准东煤为燃料,反应性高、稳定性好的锰矿石为载氧体,探究循环次数、比氧耗和温度对准东煤化学链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碱金属Na逐渐沉积在锰矿石表面,载氧体无明显烧结,反应性能良好;比氧耗的变化会影响合成气各组分浓度,比氧耗为4、温度900℃时,有效气组分可达78.8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