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7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优质原料煤供应的日益紧张,大多数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厂不得不选用高硫无烟煤或焦炭作为原料,生产出的半水煤气中H2S质量浓度在4—6g/m^3甚至高达7~9g/m^3,脱硫问题成为公认难题。另外,有些合成氨厂选用的煤原料虽然硫含量不高,但原料热稳定性差,挥发分含量高,会在制气过程中生成多种煤焦油及有机硫,对后续脱硫系统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考察菊粉作为脂肪替代物对绿豆蛋白低脂植物酸奶品质的影响。以添加3%葵花籽油的绿豆蛋白酸奶作为高脂酸奶对照,通过分析不同浓度的菊粉(2%、4%、6%)对绿豆蛋白低脂酸奶(1%葵花籽油)的粘弹性、质构、持水力、微观结构及感官品质的影响,评价菊粉的代脂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绿豆蛋白高脂酸奶相比,添加2%菊粉的绿豆蛋白低脂植物酸奶的粘弹性、硬度、咀嚼性、持水力和感官品质与绿豆蛋白高脂酸奶相当(P>0.05),表现出均匀致密的蛋白质网络结构。添加4%菊粉的绿豆蛋白低脂酸奶的硬度和咀嚼性分别显著提高了21.56%和32.34%(P<0.05),持水能力达到88.55%。此时,绿豆蛋白低脂酸奶也表现出致密的网络结构,整体的感官品质最佳。添加6%菊粉的绿豆蛋白低脂酸奶的粘弹性、硬度、咀嚼性和持水力显著高于绿豆蛋白高脂酸奶(P<0.05),但是其微观结构表现出多孔以及不均匀的蛋白质网络结构,质地和口感变差,总体感官品质最差。因此,添加2%~4%的菊粉能够显著提升绿豆蛋白低脂酸奶的品质,具有较好的脂肪替代效果。本研究结果为研发高品质的绿豆蛋白低脂酸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双甲”工艺在合成氨原料气净化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合成氨原料气净化中“双甲”(甲醇化-甲烷化)工艺的优势、原理及工艺特点,并通过对深度变换甲烷化工艺和“双甲”工艺的技术比较.进一步证明了“双甲”工艺在原料气净化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郭雅红 《气体净化》2006,6(C00):285-287
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是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工序,原料气(CO+CO2)微量超高将会导致氨催化剂中毒而使生产无法运行。由于原料气净化的能耗问题决定着合成氨的综合效益,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原料气净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耐硫低温变换催化剂的开发和精脱硫技术的发展,许多中小氮肥厂在原料气净化中已经相继出现了联醇、“双甲”等工艺。“双甲”工艺是在深度低变甲烷化工艺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净化工艺,实践证明它有着其他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主要介绍了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砌体工程实践中常见的裂缝问题,阐述了砌体部分出现各种裂缝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各种变换、脱硫、脱碳及精制工艺的能耗进行了分析,重点从能耗的角度对各种变换、脱硫、脱碳及精制工艺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合理的半水煤气净化工艺流程配置。  相似文献   
7.
在以煤为原料的氮肥企业中,造气工段消耗占整个合成氨系统消耗的60%~70%。我公司建于2008年3月的6台Ф2 800 mm煤气发生炉由于设计不合理,运行一直不正常。2010年3月,公司利用化肥需求淡季对该6台炉进行了彻底的技术改造。现将煤气炉改造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能耗的角度对半水煤气净化工艺中的各种变换、脱硫、脱碳及精制工艺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合理的半水煤气净化工艺流程应为:带饱和热水塔的一次变换装置-湿式氧化法脱硫-NHD或变压吸附脱碳-干法精脱硫-甲烷化流程。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不同炒制温度及粒色对青稞糌粑粉挥发性风味物质(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黑青稞芶芒紫(BHB)、白青稞昆仑-15(WHB)在不同炒制温度(160、180、200、220和240℃)下糌粑粉中VOC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试样品中共检测出62种化合物,可准确识别的有44种有机物,包含19种醛类、10种醇类、5种酮类、5种酯类、4种吡嗪类和1种呋喃类;炒制对糌粑粉VOCs的组成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炒制温度的升高,醇类VOCs总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醛类、酮类、酯类、吡嗪类、呋喃类VOCs则呈增加的趋势;吡嗪类、醛类和酮类是青稞糌粑粉VOCs的特征性和主要的风味物质,在较高温度(220、240℃)下炒制有利于其产生;WHB中VOCs随炒制温度的变化更加显著,除呋喃类VOCs外,其他类化合物相对变化量均高于BHB;由主成分分析可知BHB和WHB糌粑粉风味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风味类型。本研究有望为青稞糌粑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耐流变换催化剂的硫化要点及操作温度的确定。重点对硫浓度对变换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有机硫的转化及减轻毒物对耐硫变换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措施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