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结合以适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专业课程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弱碱及无碱复合驱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弱碱及无碱复合驱油技术研究进展。研究发现,以无机弱碱(Na2CO3,NaHCO3)、缓冲碱(Na2CO3/NaHCO3)及有机弱碱(弱聚合物酸性钠盐)构成的弱碱驱油体系可取得强碱(NaOH)三元复合驱同样采收率;而以聚合物/两性表面活性剂及疏水缔合聚合物/双子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利用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性,使采收率大幅提高,后者更适合高温高盐油藏。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的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以其特殊流变性及表面活性,可取代碱及聚合物实现一元驱替,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其蠕虫状胶束驱油体系采收率较高,有望在三采中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3.
以某油田LG9-1井区稠油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合成的双子表面活性剂LZY-1,考察了乳化剂的加量、温度、油水比和搅拌方式等因素对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乳化剂LZY-1加量0.5%,油水比3:7,温度50~60℃,采用手动搅拌和较低的搅拌速率(100~300 rpm)下,可使LG9-1井区稠油形成稳定的乳状液(SV>20),为降粘工艺提供了基础参数.此外,LZY-1适用于高矿化度深层特稠油,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渗透油田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特点,在借鉴国内外油田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超前注水技术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机理及相关参数确定方法。研究表明,超前注水可建立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降低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地层伤害,降低油井初始含水率,有利于提高最终采收率。合理确定压力保持水平,注水压力,累计注水量,注水强度,注水时机,油井投产时机,采油井合理流压等参数,可以提高单井产量。现场实践表明,应用超前注水技术开发低渗透油田可取得好的效果,对同类油田开发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取准确的金属板材成形极限曲线,采用成形极限实验数据路径选择和分区域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数据路径曲线根据最小主应变划分为左侧曲线和右侧曲线,采用多项式法对曲线进行拟合计算,然后合并形成成形极限曲线。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生成需要的成形极限曲线。  相似文献   
6.
结合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及分类,综述其独特的性质,即高表面活性,良好的水溶性,高的增溶能力,优异的协同作用,独特的流变性,优良的润湿性等,并介绍了几种三次采油用的特殊双子表面活性剂(合成工艺简单型,环保型,复配型),指出优化合成工艺,开展复配研究,提高产品产率,开发新型产品(如杂双子表面活性剂)是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厂合金钢连铸坯等轴晶比率大幅波动的现象,为稳定控制连铸坯质量,进行了生产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过热度比较稳定,拉速、冷却强度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易偏析元素硫的含量是影响合金钢铸坯等轴晶比率的主要因素。为防止铸坯等轴晶比率大幅波动,除减小钢液过热度波动、稳定拉速和冷却强度外,还应稳定控制钢中硫等易偏析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王雨田  陆晓锋 《山西建筑》2010,36(4):220-221
在对市政工程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市政工程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9.
综述采用水平井开发油气藏的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钻井开采技术的提高,利用水平井开采油气藏的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经从单一的储层评价拓展为开发地质,钻采工艺以及相对于直井增产效果的一系列综合性评价。本文综合剖析了利用水平井才开油气藏的优势,由于水平井具有与油层接触面积大,井筒压差小,流动阻力小等特殊的优点。这些特殊的优点都导致水平井的产量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陆晓锋  王华明 《中国激光》2007,34(4):59-563
以Ni-Mo合金粉末为原料,利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制备出主要由高硬度NiMo金属间化合物和高强韧性镍基固溶体γ组成的γ/NiMo近共晶合金,分析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并在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测试了合金的耐磨性。结果表明,γ/NiMo近共晶合金组织细小、均匀致密;由于NiMo金属间化合物的高硬度与γ的高强韧性配合,合金在两种滑动速度时的磨损量均较低且几乎不随法向载荷的增加而变化,表现出优异的磨损载荷特性,而摩擦系数随法向载荷的增加显著降低,特别是在较高滑动速度时合金反而具有较低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合金在滑动速度0.93 m/s,法向载荷196 N时的磨损量仅为相同条件下淬火45#钢磨损量的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