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安全性和密封可靠性是衡量井口装置的一项重要指标,相比于橡胶密封结构和方式而言,金属密封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对于一些高温、高压、高含硫的恶劣工况,金属密封的可靠性尤为突出,文中对国内外知名井口装置和采油树制造商广泛应用的金属密封情况进行了对比,并对不同结构的密封机理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油管头金属密封的研究重点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2.
试井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了解地层特性的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对于具体的试井问题,从广义上来说,可以分为解析试井和数值试井两大类。解析试井适用于一些地层和流体比较简单的情况,对于复杂形状、多变的非均质油藏以及多相流试井问题,解析解法尚无能为力,但用数值试井的方法可望得到很好的解决。文中提出了数值试井研究的六个主要内容,即参数拟合方法、数值模拟的精度控制、网格剖分技术、与常规试井方法的结合、试井解释范畴的拓宽和数值试井解释软件的研制,同时指出了有限元和边界元数值试井理论是数值试井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射流泵依靠轻油驱动抽油是深层重油储层采出重油的首选方法之一。一般,轻油量太多以致很难接受。降低轻油量的解决方法之一是部分采出液以合理的比率与轻油结合,然后将采出液-轻油混合物作为动力液再注入井中。这种情况下,混合物的黏度持续增加并且逐渐达到其平衡值,这种黏度平衡值是地层原油黏度、轻油黏度(VLO)、混合物中的轻油比率(RLO),以及地层流体与动力液的体积流量之比(M比率)的函数。因此轻油在混合物中的最佳比例可以通过迭代算法测定出来。以上提出的所有参数可导致生产管柱中采出液一轻油混合物黏度和压力降的变化,尤其是VLO和RLO。现场应用实例证明,使用的轻油量能够降低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发育厚层状白云质岩致密储集层,属典型的下生上储型油藏,岩性致密坚硬,对入井流体敏感,储集层改造难度极大。地层水矿化度极高且含有硼、钛、锆等离子,使得压裂液破胶不彻底甚至返胶,返排困难;油藏具有"三高一深"特征(压力系数大于1.5、温度大于100℃、岩石闭合应力大于90 MPa、埋藏深度大于4 000 m);地应力分布复杂和天然裂缝发育导致压裂改造时滤失大、裂缝形态多变、缝宽窄、易砂堵。针对上述难点,研究了新型耐高温酸性疏水缔合物压裂液,解决了压后返胶问题;通过建立岩石力学参数动静态转换解析式、研究支撑剂粒径选择方法、建立预测地层破裂压力的经验公式等,系统优化了压裂设计方法。目前已开展现场试验23井次,施工成功率由之前的50%提高到100%,施工入井支撑剂平均用量由低于35 m3提升至42.5 m3.  相似文献   
5.
陈仙江  郭强  赵海燕  李倩 《特种油气藏》2009,16(4):94-96,100
根据垂直管流的能量平衡方程,综合考虑压力、温度的相互影响,同时将流体偏差系数考虑为压力和温度的函数,建立了二氧化碳气井井筒压力分布计算模型.计算时将井筒分成等高度的若干段,在每段中进行迭代求解.以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芳深9井区芳深9井实测数据为例加以验证,此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对于深度低于3 500 m的二氧化碳气井,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偏差很小.将此计算模型用于二氧化碳气井垂直管流压力温度分布计算,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高闭合应力致密储层是指井深大于3 500 m,闭合应力梯度大于0.02 MPa/m,且由于储层物性差、杨氏模量高、泊松比高,导致地层破裂压力高而难以压开的储层,主要包括西北缘二叠系、车排子凸起侏罗系和白垩系及部分高温超深风险探井钻遇的储层。目前对此类储层改造的重点与难点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①施工风险大、技术选择余地小;②施工易砂堵;③对压裂材料的性能要求高;④微裂缝发育,压裂液滤失严重;⑤设备故障率较高。通过现场实践与研究,形成了以降低井口施工压力技术为核心,支撑剂组合优化技术与施工参数优化技术相结合的高闭合应力致密储层改造技术体系,加重压裂液密度最高达1.365 g/m3,突破了技术瓶颈,使高闭合应力致密储层探井压裂成功率由常规方法的50%提高至100%。  相似文献   
7.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新疆克拉玛依834000火驱过程中会不停地向火井注入空气,以维持燃烧,产生的气体在采油井中产出。但是,由于储层层内和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使得产出气体沿高渗透条带突进,当运移到固井质量差和套损的井时,就可能会发生窜漏。在对火驱开发先导试验区红山嘴油田红浅1井区储层特征和油井井况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窜漏原因,并提出了治理措施。为火驱先导试验的继续开展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8.
油气管道腐蚀具有随机性,且腐蚀声发射源信号在传播过程中还会发生一定的衰减和畸变,致使管道腐蚀声发射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准确识别相当困难。本文通过构建X90钢腐蚀声发射监测实验系统,采集腐蚀声发射原位信号和衰减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时频分析,小波分解与重构以及盲目反卷积复原对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盲目反卷积算法对于小波变换处理后的腐蚀声发射的复原十分有效,信号频率主要集中在130~170kHz,部分高频频率峰值在200kHz和250kHz,衰减的高频信号得到较好的恢复,从而使检测信号更加逼近X90钢腐蚀源信号的特征。信号复原对现场油气管道腐蚀声发射检测与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致密油、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规模开发,微地震监测技术在非常规储层改造中的应用发展十分迅速。现阶段的微地震监测解释技术主要利用微地震事件的位置、时间、震级、裂缝长宽高、储层改造体积等参数,结合压裂施工、地震地质等参数开展解释工作,无法有效评价缝网内部改造程度。微地震事件密度属性可以直观地反映缝网内部各位置的破碎程度,密度值越大,储层改造越充分,因此文中首次尝试开展微地震事件密度属性与事件距射孔距离参数交会分析,探索微地震事件密度分布特征。在统计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166段微地震事件密度分布特征后,形成了该区域密度分布模板,可用于评价单段改造效果与同区块平均改造效果差异,以及缝网内部改造程度。现场结合压裂施工曲线资料,可实时指导压裂施工规模优化,提高油井整体改造效果,同时结合玛湖凹陷某水平井产液剖面数据,证明微地震事件单段平均密度与各段产液量存在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