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吐哈盆地温米油田油水运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论韬  孙思平 《吐哈油气》2008,13(2):112-116
吐哈盆地温米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的油水运动制约着油田的开发效果。为了准确掌握油藏的油水运动规律,有效地控制地下油水运动,解决油田开发中由于平面及剖面开采的不均衡性所带来的各种矛盾,文章从油井的生产特征分析入手,应用数理统计、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油藏水线推进速度,油水分布特征及含水变化特点,提出控制地下油水运动的措施意见,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研究认为,合理的注采井网是搞好开发的先决条件,井距越小,水线推进速度越快,反之,井距增大,水线推进速度减小;连通率越高,连通方向越多,水驱波及体积越大,开发效果越好。通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硼中子寿命测井(BNLL)是吐哈油田目前套管井中"三低"(低孔、低渗、低矿化度)油藏水淹层解释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能直观显示油层的水淹程度及流体性质.通过定量解释方法研究与实例,显示出BNLL测井技术在寻找剩余油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三低”(低孔、低渗、低矿化度)油田现场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建立了适合油田实际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对储层水淹规律及岩电特征有了准确认识,搞清了强亲水岩石、低矿化度地层水储层的水洗特征,为准确识别油水层提供了依据,并根据这些成果进行挖潜上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射孔工艺在遇到薄层多而且相距较远的油气井时,效率低下且危险陛大。本文研究了在一次射孔过程中携带多节射孔枪,进行多次射孔作业的射孔工艺。主要介绍了该系统中选发器的工作原理,并就其重要组件一—计数译码器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进行研究,对该射孔系统进行了过电缆试验与高温试验,系统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5.
温米油田套管损坏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米油田经过十几年的开发,二次采油及井下作业等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造成油田套管损坏井逐年增加。根据历年套管损坏井统计分析表明,随着油田注水压力、地层压力的提高,套管损坏井越来越多。从套管损坏发生的区块、时间、井型、套管损坏变形性质及井下作业的影响等5方面进行了调查。经研究分析认为,温米油田的套管损坏主要原因是射孔、酸化压裂等井下作业以及注水开发和存在断层;次要原因是腐蚀、注气、钢材质量等。提出了预防套管损坏的措施,可为油田的套管损坏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注水过程中储层深部污染的试井诊断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注水开采原油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采油方式,它对保持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高效开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注水过程中由于注入水向地层推进,顺储层内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反应,从而导致储层中流体渗透阻力增加和渗透率下降,造成地层污染。通常,人们通常试井手段来进行储层污染评价,但仅限于井筒周围附近地带,试井得到的地层参数反映的也只是近井地带的性质。对于深部体育场层特征,特别是储层深部污染的诊断却没有深入的研究。从典型的实例出发,分析了储层深部污染在试井曲线上的反映,并定性分析了储层深部污染的原因,得出了用试井手段评价注水过程中对储层深部伤害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切实有效,能有效指导油田注水开发,改善油田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创新在石油工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技术落后到技术成熟的历史发展过程,无不与科学技术进步紧密相联。其中,科学哲学思想对于技术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几个石油工业中技术理论创新的实例,分析了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在技术理论创新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低渗透油田注采过程中注水压力高、配注不足等问题,研究应用了水基纳米聚硅减阻增注技术,该技术通过将合成的水基纳米减阻增注材料,以合适的方法注入油层来降低渗流阻力,提高配水量,阐述了纳米聚硅材料在油田注水井中的降压增注应用机理、岩心室内试验、选井原则、并对注清水及污水的现场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应用分析可知,该技术显著地提高了注水井的注水量、降低了注水压力,为纳米聚硅材料的工业化转化与规模化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