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机械仪表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值试井在白6-2井测试资料分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试井是在近来发展的一项新的试井解释技术,具有处理非均质,复杂边界油气藏问题的优点,弥补了常规解析试井技术的不足。运用数值试井解释技术,结合动、静态资料,通过对白6-1断块白6-2井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评价,确定了储层渗流参数,落实了该气藏的边界情况,为该断块下一步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内已建的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大部分是由水淹气藏改建而成,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淹气藏型储气库库存动用程度,进而实现储气库达容达产高效运行,以板中北储气库为例,深度剖析注采气运行各项指标及周期扩容达产能力,分析了影响库存动用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库存动用关键技术和措施,优化了储气库运行的关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水侵气藏流体分布复杂、注采速度、气井产水、压力差异、井网井距是影响储气库库存动用程度的主要因素;(2)建立了不同区带单井合理配注方法,实现储气库均衡驱替,提高储气库波及效率;(3)建立了含水气井产能修正数学模型,指导了含水气井的合理配产,延长了生产时间,提高了水淹区库存的利用率;(4)论证了合理井网井距,优化了注采结构和地面压缩机配置,地下地面整体联动,实现了储气库差异化、精细化注采气,提高了气驱扩容效率。结论认为,板中北水淹气藏型储气库库存动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储气库库存动用程度提高了近10%,有效指导了水淹气藏型储气库的高效运行,对同类储气库库存分析与动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张坨凝析气藏循环注气的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循环注气开发的凝析气藏,全过程动态监测工作十分重要,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可借鉴的方法。以大张坨凝析气藏为例,建立了一套适合于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的动态监测体系和监测结果的分析方法。监测对象包括开发过程中的地层压力、示踪剂运移规律和井流物组分变化。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为大张坨凝析气藏合理开发及动态调整提供了依据,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黔南东部下古生界石油生成及演变阶段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油作为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与自然界其它事物处在运动中一样,有着其自己的生成和演变过程。正确地认识和反映这一过程,将使我们在油气普查勘探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本文从有机地球化学角度,采用地质历史分析法,着重对黔南东部下古生界石油生成及其演变阶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结合实例重点介绍在城市、港区集中供热系统中采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替代小区换热站锅炉的突出优越性,并引申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其他几种典型应用形式,最后展望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在供热节能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我国南方,围绕江南隆起的古生代地层中,分布着具一定规模的沥青矿脉达数十处。分布范围广,(如浙西临安、安吉;皖南绩溪;鄂东南通山;湘西凤凰、吉首;黔东南凯里以及桂北南丹、河池等地)。赋存层系多(寒武、奥陶、志留、泥盆),储量不等(大者可达数万吨至数百万吨)。对这些沥青脉的研究,不仅对油气普查勘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可以部分解决缺煤地区对可燃矿产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文中首次提出在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中采用微生物复合降黏技术。该技术是一项针对采取水平井开发但采出程度仍然较低的稠油油藏提出了的综合技术,解决了单一微生物采油效率较低的问题。在BQ油田B64断块馆三3油组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B28KH井运用该技术后,油井原油黏度有效降低,综合含水下降,单井产量明显上升。该技术先导实验的成功,为提高同类稠油油藏,特别是采用水平井生产、底水活跃、隔夹层不发育的稠油油藏的开发,找到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黔东麻江古油藏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往往从现象开始。我们对麻江古油藏的认识,是从对志留系含沥青砂岩的调研开始的。一贵州东部的麻江、都匀、丹寨、凯里一带,在志留系翁项群第二段(S1-2wn2)中,广泛而稳定地分布着一套形象十分特殊的"黑砂岩"。细察之,其黑色并非导源于砂粒本身,实因其粒间充填物黑色所致。此填充物为何?是否石油的变异产物?其历史演变怎样?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