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实际井眼轨迹的抽油杆柱API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的抽油杆柱设计方法大都基于设计井眼轨迹或经验公式,因此设计的抽油杆柱与井眼的匹配性并没有达到最优,结果可能影响了抽油杆柱的受力特性和寿命。概述了目前现有的抽油杆柱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实际井眼轨迹的抽油杆柱API设计方法,即考虑到在三维空间中井下粘滞阻力及动载的影响,利用微单元分析方法计算出轴向载荷与轴向应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杆柱组合设计,并给出了设计流程。以江苏油田永21-3井为例,对几种设计方法的设计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油田目前采用的抽油杆柱设计方法包含了人为经验因素,并不是最优的杆柱设计结果,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软卡瓦注水封隔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现有注水封隔器在分注管柱蠕动时使封隔件在套管内壁产生滑移而损坏密封面,从而导致密封件寿命缩短的问题,研制了软卡瓦注水封隔器。这种软卡瓦注水封隔器主要由洗井阀机构、密封胶筒总成、内锁紧及坐封与解封机构、双级液缸和软卡瓦机构5部分组成。它可以在11.78MPa的工作压差下与套管产生53.23kN的摩擦力,对管柱蠕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起到缩短管柱蠕动周期和延长封隔器胶筒寿命的作用。在层间压差10MPa以内的分注井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考虑纳米颗粒吸附边界层对管径大小的影响和不同流态时的岩心渗透率的差异,建立了基于纳米颗粒吸附的均质多孔介质水流滑移数学模型(K-L MⅡ)。测试了油基和水基两种纳米流体的减阻效果,两组岩心水相渗透率的增幅平均分别为46.5%和76%。利用K-L MⅡ和K-L MⅠ计算了两组岩心中的水流滑移长度,大约在20–80 nm左右。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较大,最大相差100%,表明不宜用K-L MⅠ计算具有吸附层厚度影响的滑移长度。利用K-L MⅡ解释了纳米颗粒吸附造成孔道减小而注水量增加的矛盾,为阐述纳米减阻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K-L MⅡ也适用于吸附层厚度为0的水流滑移效应,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4.
在开发一个中等富气凝析油气藏时,出现油气井产量初期迅速下降,当气藏衰竭的产量又逐步上升的现象。油气藏组分模拟表明:生产早期,井筒附近的压力降到露点压力之下时就在井筒周围形成了凝析油环。环中较高的凝析油饱和度极大地降低了天然气的有效渗透率,导致气产量下降。等到整个气藏的压力降到露点压力以下时,整个气藏中都形成了凝析油,从而流进环中的天然气成为干气,这样就减少了环中的凝析油,使得天然气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5.
1 结构和技术参数1.1 结构 (如图 1)  QX10 0油管热清洗装置由PC PLC控制系统(计算机 ,PLC控制器 ,传输线 ) ;机械传输系统 (电机 ,上料传输线、热煮管架、链条提升系统、下料传输线 ,下料传输线上安装的通径规、内外清洗机 ) ;气控系统 (气管线 ,气缸 ) ;加热系统 (热循环管线 )等组成。其中 ,传输线辊轮动力来源于电机带动的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辊轮之间动力依靠传动杆传递。内、外清洗机主要由固定高压清洗枪和控制部件构成。A A横向结构示意图 1 QX10 0油管热清洗平面图1.2 技术参数油管规格5 0 8~76 2mm…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采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波采油技术是一种低成本、无污染的有效增产手段。介绍了超声波采油的机理和施工工艺。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提高岩心的渗透率,降低原油的粘度,有效地解除地层堵塞。  相似文献   
7.
针对核磁共振信号抑制剂氯化锰是否适用于区分凝胶与驱替液信号的问题,开展了Mn2+
对聚合物成胶和凝胶结构变化的影响实验,并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氯化锰对凝胶的成像信号和封堵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配液中Mn2+浓度的增加,得到的凝胶黏度降低,Mn2+浓度达到10g/L,聚合物难以成胶。同
时,Mn2+对已经交联的凝胶也有显著的破坏作用。当Mn2+浓度超过2g/L时,宏观上凝胶出现脱水缩聚现象。微
观上凝胶由密集网状结构向稀疏环带状结构变化,当Mn2+浓度超过5g/L,原来的结构明显被破坏。在氯化锰溶
液驱替凝胶过程中,驱替时间越长和Mn2+浓度越高,Mn2+对凝胶成像信号的掏性越明显,对凝胶结构的破坏也越
大,导致凝胶在岩心中的封堵能力大幅下降,说明氯化锰溶液作为驱替凝胶的核磁信号区分试剂存在缺陷,需控制
作用时间和Mn2+浓度,增强凝胶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渗吸岩心移位核磁成像实验存在表面油相损耗与空气吸附,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精度的问题,改进设计出原位核磁成像渗吸实验方法,采用该方法开展砂岩岩心在纳米流体中的渗吸实验,记录了整个纳米流体渗吸过程中原油的实际运移图像,同时结合砂岩岩心的物性、渗吸过程中的驱动力变化,分析了不同渗透率砂岩岩心在纳米流体中的渗吸特征.研究表...  相似文献   
9.
N80钢在江苏油田水中的应力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慢应变速率实验法及SEM研究了N80钢在江苏油田水中的应力腐蚀行为。结果表明,N80钢在试验介质中存在应力腐蚀现象,其力学性能较空气中有明显下降,且受到应变速率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宝钢30000m3/h4号制氧机,1987年12月签订合同。它是我国从美国空气制品和化学品公司引进的第一套大型成套空分设备。经设计、设备制造、土建、安装、调试、裸冷和负荷联动试车,于199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