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1.
钻井液对固井质量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因素的。为了考察钻井液对固井质量的综合影响,在室内确定了以端面胶结和侧面胶结为基础的2种实验方案。经过检测,2种实验方案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验评价方法,可用于评价钻井液对固井质量的影响或者检测前置液对滤饼的冲洗情况及前置液对二界面胶结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析机构死点的实质、存在位置、死点与机构极位、死点与机构自锁的异同等主要特性和克服方法,探讨机构死点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表明机构死点可以设法克服,其存在着较大地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3.
HXO体系是一种新型钻井液。室内对该体系的毒性,流变性,抑制性,润滑性能,抗温性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剂HXO-1的分子结构与传统聚合物有明显区别,HXO钻井液无毒,不污染环境;润滑性好,在不加润滑剂的情况下,润滑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聚合物钻井液体系;HXO-1的成本约为丙烯类共聚物成本的60%,而在钻井液中的加量为0.2%-0.8%,明显低于聚合醇类处理剂用量;抑制性,滚动回收率高,水化膨胀率与FA367、K-PAM相当,水溶性好,配浆速度快,均匀,没有结块或“鱼眼”现象,可避免处理剂振动筛除掉;处理剂HXO-1无荧光,不影响地质录井。  相似文献   
4.
强抑制性水基修井液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大修侧斜井在上部取套后,泥页岩地层经常出现井壁坍塌问题,造成卡钻、卡井下工具等复杂情况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修井作业的正常进行。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在对井壁坍塌的物理化学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室内对聚合物絮凝包被剂、防塌剂和降滤失剂进行了评价和优选,研制出了两种对泥页岩水化具有强抑制性的水基修井液配方,印原浆+0.3%NPAN+0.3%RH-1+0.3%SKCM+0.1%PHAC;原浆+0.3%SPNH+0.3%JN-A+0.1%M101+0.3%SKCM。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措施。经在15口大修侧斜井上使用,证实优化设计的修井液滤失量最低,塑性粘度为10~20 mPa·s,动塑比也相对较高(0.36~0.48),并具有一定的防塌效果,井塌发生率由原来的22.5%降至为零。目前这两种修井液正在大庆油田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大量数据资料,对郑州轻金属研究院提出的锂盐富集数据模型开展应用和研究,分析和总结了铝电解体系中Li元素的运动和平衡规律,并对电解温度和过热度对铝电解中LiF含量的影响作了较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选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单体X为主要单体,合成出钻井液用抗高温耐盐增黏剂BDV-200S。研究了BDV-200S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耐热性能,通过高温流变性能测试、高温老化黏度保留率性能测试、高温老化浆体悬浮重晶石实验和井底动态循环模拟实验等测试方法,表征了增黏剂BDV-200S的抗温性能及热稳定性能,并考察了120℃、150℃、180℃等不同温度下其与同类产品在无固相钻井液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BDV-200S为目标聚合物;重均分子量近200万且分布集中;抗温能力良好,180℃高温老化16 h后黏度保留率大于45%,且浆体颜色仍呈乳白色,无大量重晶石沉淀,高温悬浮能力较好;经过180℃井下4个循环周模拟实验后黏度保留率大于50%;抗盐性能较好,随着盐含量增加至饱和,增黏剂在盐水中的黏度保留率保持为25%;在中高温及高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中应用良好,经180℃老化后黏切性能保持率较高,常温中压滤失量为5.0 mL,150℃高温高压滤失量为19 mL,性能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