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39篇
冶金工业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垢剂CQ—1与采油井化学清垢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制成功了由主螯合剂、铁螯合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及pH调节剂等成份组成的清垢剂CQ-1,针对长庆油田采油井的不同结垢情况开发了一套使用CQ-1的化学清垢技术,在16口要油的现场试验中获得了100%的经济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马岭南一区直罗油层的含水率状况,认为地层非均质严重和油水粘度比过大是造成部分油井含水率快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模拟直罗油层地质条件下对聚合物驱油剂体系、二元或三元复合驱油剂体系的驱油效率进行了物理模拟预测,驱油剂体系变特性、渗流参数预测及油藏压力分布计算,认为在中等含水率阶段对马岭直罗油层转注聚合物,可以大辐度提高驱油效率和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甲叉基聚丙烯酰胺的矿场合成工艺,并对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单体转化率、产品分子量、稳定剂及水质要求等问题作了讨论。本工艺简便易行,便于现场作业,可大幅度降低作业的能耗。采用本工艺制得的产品,质量可以达到专业厂家的质量标准。使用本产品进行现场堵水试验,成功率达80%。  相似文献   
4.
间苯二酚在聚合物凝胶堵水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广彦  徐振峰 《油田化学》1997,14(3):286-289
间苯二酚作为聚丙烯酰胺的优良交联剂已成功应用于油田聚合物凝胶堵水技术。本文综述了将间苯二酚应用于近井地带小剂量堵水作业、地层深部大剂量堵水作业以及地层内就地交联聚合物弱凝胶驱替作业的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5.
耐盐聚合物PAM104A与高含盐油藏聚合物驱油物理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广彦 《油田化学》1995,12(4):353-357,352
在常温下令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二羟基化合物104A反应制得了耐盐聚合物PAM10A。研究了PAM104A的耐盐性、抗剪切性和热稳定性,考察了PAM104A溶液浓度、聚合物段塞尺寸和结构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岩心驱油试验结果表明,PAM104A能满足高含盐、低渗透的马岭油田聚合物驱油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有机络合剂在油气田除垢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广彦  徐振峰 《油田化学》1997,14(2):180-185,189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使用有机络合剂进行油乞田除垢的原理,工艺和效果分析。有机络合剂用于清除地层孔隙喉结垢时不会形成二次沉淀,用于清除油田地面集输系统结垢时具有不损伤工件和劳动强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长庆油区已进入中高含水期的油藏主要有侏罗系延安组和直罗组。从1996年到2000年,首先在马岭中区延安组油藏成功实施了聚合物驱先导性单井试验。2002年又在马岭南区直罗组油藏成功实施了聚合物驱区块整体试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又在华池油田悦22区延安组油藏实施试验。对华池油田悦22试验区有对比资料的5口油井聚合物驱效果统计显示,与注聚合物之前相比,日产油总量由16.2t上升到20.34t,平均含水率由88.3%下降到82.1%以上矿场试验的成功展示了长庆油田侏罗系油藏开展聚合物驱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马岭高含盐油藏聚合物驱油需要,建立了以10%水解度和30%浓度的水溶胶聚丙烯酰胺为配液原料的聚合物配注站,部分克服了国产干粉聚合物分子量偏低的缺点。流体流变学计算结果和矿场配注实践表明,本配注站流程设计合理,所配聚合物溶液的主要技术指标符合聚合物驱替地质方案要求。在新岭266单井试注中,已累计配注600~1000mg/L聚合物驱油剂溶液18308m3,注入压力由9MPa上升到14.5MPa,井组综合含水率上升趋势已得到控制,日产油量开始回升,已初步显示出聚合物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难溶垢清洗剂CQ-1和NS-916等进行了室内评价和现场应用试验,在50℃条件下,CQ-1对油田钙垢的清除效果优于进口产品S466;在70℃条件下,NS-916对油田钡后的清除效果接近于S466。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