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以红庆河北翼回风巷为背景,对松动圈测试中常用的声波法及钻孔法在深井软岩巷道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其支护设计进行了评价。测试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在大埋深软岩巷道的松动圈测试中测试结果基本吻合,2种方法对深井软岩巷道均较为适用;红庆河北翼回风巷的锚杆支护长度超出松动圈范围,支护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红庆河煤矿3-1煤南翼辅助运输大巷的支护问题,采用FLAC3D模拟研究了在基本相同的支护措施下直墙半圆拱形巷道和矩形巷道围岩的变形及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根据2种巷道断面形式下的围岩变形及支护体受力,建议将巷道设计成切圆拱形。  相似文献   
3.
针对模型试验中相似材料配制问题,提出了以正交试验作为学习样本对单隐含层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然后对配制出来的相似材料性能进行预测的方法,以此来缩短相似材料配制周期。随后采用均匀试验对3~20节点数目的单隐含层BP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误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了网络节点数目、初始权重阈值对网络预测能力的影响,并对使用单隐含层神经网络对相似材料配比预测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普遍采用的基础隔震层材料,主要有橡胶颗粒或沥青和砾石组合,装有松软材料或流体的包裹和砾石组合,合成树脂,钢板,滚柱等。液化土层在超空隙比压大于0.6时有良好的隔震作用,因而如果采取措施消除其不利影响,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天然隔震材料。  相似文献   
5.
理论上说,TI介质逆时偏移技术更有利于解决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波成像问题,工业实践也证明了此项技术在解决复杂地层地震波成像问题方面的巨大潜力。总结了TI介质中qP波逆时偏移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qP波方程的建立、qP波方程的延拓算法和qP波成像方法这3个逆时偏移关键技术的实现思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分析认为,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已有的TI介质qP波方程具有较高的运动学精度,但对方程的动力学精度缺乏深入研究;②qP波方程炮点波场重构中的随机边界技术存在不稳定隐患,业界在提升稳定性方面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③二阶或高阶qP波方程难以准确求取qP波的坡印廷矢量,且现有的坡印廷矢量技术无法解决多组波场问题;④子波拉伸校正缺乏针对性技术等。因此,今后TI介质中qP波方程逆时偏移领域的研究重点应该包括qP波方程的动力学精度分析多参数随机边界设置技术和qP波传播方向的准确求取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基于矢量波动理论的多波地震技术在解决各向异性地层的精确勘探方面具有理论基础优势,纵、横波深度域成像是多波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之一,多分量联合逆时偏移是实现纵、横波深度域成像的重要方法之一。总结了横向各向同性(TI)介质中弹性波逆时偏移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弹性波延拓和纵、横波成像中各个环节的实现思路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TI介质中弹性波方程逆时偏移领域重点技术主要包括:三分量地震数据之间的频谱一致性处理技术、各向异性随机边界构建技术、各向异性逆时偏移的噪声压制技术、数据驱动的TI介质中的纵、横波解耦技术、更准确的纵、横波传播方向求取技术和横波三叉区的处理与成像技术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