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滤波参数与幅频特性和相移特性的定量关系。在通频带内,幅频特性曲线的幅值的大小与阻尼系数有关。在阻带区,幅频特性曲线陡度的大小取决于滤波器的级数。滤波器的相移特性曲线均在0°-180°范围内变化,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相移值反而减小。实验表明,阻尼系数和正反馈电容选择合适,理论计算的幅频特性曲线和实测的幅频特性曲线基本一致,可以实现去假频滤波器对传输地震信号的高保真。  相似文献   
2.
谱模拟反褶积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反褶积方法——谱模拟反褶积方法。此法基本上克服了统计性反槽积方法中反射系数序列在计算子波自相关过程中带来的影响。在地震子波具有光滑报幅谱的假设条件下,首先对地震数据振幅谱进行模拟,得到比较精确的自相关估计值;然后在不改变常规统计性反褶积方法对地震子波相位假设的条件下,得到更好的子波估计值;再通过对反射系数有色成分的模拟,得到与反射系数有色成分有关的算子;最后通过对地震数据进行褶积运算,就能获得比常规反褶积方法好得多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逐位比较式模数转换器具有转换速度快、精度高、动态范围大等优点,因此在数字地震仪中得以广泛应用。DFS-V 数字地震仪采用了变形双极性模数转换器,其主要电路有:①二进制变形 T 网络,它提供的一套标准电压码,高四位是双极性,低十一位是单极性的;②两个比较器,第一比较器和二采保持电路对被转换子样信号放大-0.586倍后,再与二进制变形 T 网输出的标准电压码逐位比较,由第二比较器形成位舍电平 BRL;③模数转换器标准电压源;④模数转换器的逻辑控制电路。本文最后还就模数转换器的转换精度和调校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地层基准面原理在TC2井层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层序地层分析的分辨率和储层预测的准确性,运用CrossTA等人倡导的地层基准面原理,对TC2井进行了基准面旋回识别和高频层序划分,中期旋回与层序相对应,一般表现为完整的基准面上升和下降旋回,只有冲积层序(S11、S12、S13)缺失下降旋回沉积;上升包括低水位和水进体系域;下降旋回属高水位体系域 ,其转折点肉麻 段;短期旋回相当于层序。所识别出的3种准离类型茏典层序地层学的概念有所不同。研  相似文献   
5.
黄先律,杨文泽,丁燕云,冯淇:DFS-V仪器瞬时浮点放大器的定量分析,《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3(2)1988:219~226 本文在分析DFS-V仪器IFP工作原理和电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对IFP进行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计算和绘图程序。按DFS-V仪器原设计参数,在DUAL-6800微机上进行试算,并绘制出振幅特性曲线。计算结果表明,该仪器能有效地抑制过零斜顶子样产生的上溢失真,高保真地传输地震波信号,但测量值偏低。为此,我们修改了IFP电路的原设计参数,进行了大量的扫描计算。在此基础上选择了理想的参数数据:预测时间(c)=3μs;上限参考电平(V_上)=6.8V,7.2V;下限参考电平(V_下)=1.6V,1.7V。这样,IFP既不出现上溢失真,又明显地提高了测量精度,有利于提高原始地震记录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试论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及勘探思路   总被引:52,自引:8,他引:44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据圈闭的隐蔽性、圈闭的成因及形成圈闭的主导因素、圈闭的剖面形态,提出了一个新的隐蔽(圈闭)油气藏分类方案。方案不仅包括了常见的地层岩性油气藏,也包括了古构造油气藏、向斜油气藏、易伤害低渗透油气藏等多种特殊类型。这有利于勘探工作者开阔视野,并在勘探实践中根据不同的隐蔽油气藏类型,采取不同的勘探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形成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论述了国际上深水扇系统沉积模式建立的历程,基于国外学者建立的深水扇沉积模式,分析了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形成与沉积特征,将南海深水扇系统的主控因素概括为一球五源,应用"源—渠—汇"三级次系统,建立了有别于经典沉积模式的珠江深水扇系统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8.
SB地区西山窑组上部地震相与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对无岩心和无露头地区进行油气勘探和油气藏描述,选用频率、振幅、连续性及内部反射结构等4 个地震参数,对吐哈盆地 S B 地区西山窑组上部地层进行了地震相分析,并作出了地震相的平面分布图。经过地震解释,再把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结果表明:该区西山窑组时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及浅湖~深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9.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分析胜北构造带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厚度法,详细分析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胜北构造带主要目的层三间房组在燕山中,晚期及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演化特征,认为胜北2号构造是燕山期古构造,且在喜马拉雅期继承性发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