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隔水导管腐蚀工况下静力学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隔水导管作为隔离海水、支撑油气井口的重要部件,在生产平台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由于腐蚀而附加壁厚裕量,保证隔水导管的稳定性。以南海东部某生产平台结构数据为基础,运用ANSYS软件,按照南海东部海况条件极限值,模拟隔水导管在不同腐蚀程度情况下的井筒稳定性。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从静力学角度考虑,该平台在最大井口载荷为200 t工况下,受到1年期或100年期海况条件时,隔水导管腐蚀比例不超过75.99%,隔水导管强度依然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为油气井安全生产和后期隔水导管修复或更换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开采的延续,渤海区块部分老油田产量逐渐降低,为了盘活老井、提高老油田采收率,采用套管开窗侧钻技术.通过对渤中25-1油田的基本情况和E3井的井身结构进行了调研,确定了侧钻点深度,介绍了此次开窗工具,重点讲述了开窗磨铣步骤,优化了开窗钻进参数和对钻井液性能要求,总结了施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通过套管开窗侧钻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此类老井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南海海域油气井由于工程方面和地层方面的原因,老井套管普遍存在套损严重的现象。为有效解决油气井的套损问题,针对套损井的处理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套管回接工艺,并实现了套管回接器及配套工具的国产化设计与研制。其中,回接器采用外回接方式,能最大程度地减小对现有生产套管通径的影响,实现套损井快速复产,有效提高单井生产周期,增加单井经济效益。在南海西部油田某井实际应用中,针对老井套管进行套铣打捞与端面打磨作业,然后将带有管外回接器的套管管串与井底套管顺利连接,并试压合格,有效验证了管外回接技术,为同类套损井修复作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油气井存在油管刺漏、井口油套带压现象,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为保证气井、深水井等复杂井生产管柱在井下的安全,利用干式气密性检测方法与原理,进行了油管扣气密性检测工艺技术研究。验漏封隔器采取无卡瓦结构,双套密封结构。该工艺及工具经地面功能性测试,以及中海油钻采试验井成功应用,证明工具的性能可靠,工艺可行,具备现场应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6.
为了研究渤海SZ36-1油田的油层水驱效果和水淹规律,进行了密闭取心作业。取心层位具有连通程度高、岩性疏松、含水率大等特点,取心难度大,研究利用选择合理的取心工具和取心钻头,优选泥浆体系,优化泥浆性能和井身结构,合理选择施工参数,顺利完成了取心作业,为SZ36-1油田调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利的第一手资料,并且为以后渤海油田进行密闭取心作业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根据渤海油田锦州20-2油气藏在钻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钻井事故,对锦州20-2MN2S井整个钻井过程进行了分析。结合地层岩性变化,从钻井液密度选择、地层压力变化、井深结构、工具选择等方面分析了出现复杂情况的原因,总结了事故处理过程,指出了此次压力衰竭式油气藏钻井作业、测井作业中所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树脂涂覆颗粒耐冲刷性是反映人工井壁防砂工艺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尚没有专业设备能够对该指标进行评价.为此,研制了一种人工井壁防砂树脂涂覆颗粒耐冲刷性能评价实验装置,利用该实验装置可模拟冲刷排量、冲刷线速度、冲刷压差及冲刷时间等因素对人工井壁防砂树脂涂覆颗粒耐冲刷性的影响.利用该装置对海上某油田在用的2种树脂涂覆颗粒F...  相似文献   
9.
10.
南海东部海域油气田经过多年的开发,在复杂海洋环境与应力腐蚀等多因素作用下,部分平台的隔水导管出现严重腐蚀损坏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隔水导管服役年限,达到维护井筒完整性屏障、保障油田安全生产作业的目的,在阐明南海东部隔水导管腐蚀现状和腐蚀因素的基础上,分别针对新隔水导管延寿、在役隔水导管维护、后期隔水导管损坏补救这三个阶段,研究提出了隔水导管全生命周期中相应的维护补救措施方案及其各自的技术优势和应用环境,为隔水导管的维护补救提供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