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油田注水需求逐年调整的情况下,已建管网存在输送能力与注水系统配注量不匹配的问题,导致油田配注率不合格且能耗损失严重.现有油田注水管网优化研究主要集中于新开发区块的管网设计,而对于老区块注水管网改扩建的优化研究较少,其难点在于变量之间耦合关系复杂.基于原管网的输送能力和注水需求,考虑流量平衡约束、压力和流量约束,以运行费用和建设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MILP).模型主要的决策变量为新建管段的位置和管径、各站的外输压力和流量、管道的流量和流向以及建设和运行费用.该模型应用于塔河油田第二采油厂,结果表明:为满足现场工艺、压力要求和配注需求,该采油厂需扩建两条管道.最后进行了需求量的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该模型不仅为油田注水管网改扩建优化提供了决策支持,也为其他介质的输送管网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电动往复式压缩机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行业,常用来输送气体和提高气体压力。由于压缩机气缸缸盖制造上的缺陷和承受气体的反复冲击,气缸缸盖产生裂纹是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对受损缸盖进行修复再利用是极其具有经济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也不断获得技术上的突破。在电力运行的过程中,自动化技术越来越重要。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有利于维护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稳定状态,而且为电力运转的安全提供基础的保障。因此,现阶段,必须加快促进电力过程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从而不断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杭州龙山化工的100 kt/a双加压法稀硝装置自投产以来,存在低压反应水冷器列管泄漏、废热锅炉爆管和夏季产量偏低等问题和不足,针对该情况对低压反应水冷器、废热锅炉和冷冻脱湿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技改结果表明:综合项目投运后年效益为111.2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硝酸镁加热器是浓硝酸装置的关键设备之一。针对生产中硝酸镁加热器存在的腐蚀严重,使用寿命偏短等情况,剖析了腐蚀原因,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双加压法硝酸装置中的主要设备低压反应水冷器的工况及其特性,分析了该设备由于温差应力腐蚀、高温冷凝稀酸冲刷和Cl-聚集发生应力腐蚀等各种腐蚀破坏,最终导致产生换热管和管板的腐蚀泄漏现象。同时还存在检修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针对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证冷却水质量、优化设备结构、采用内孔焊等先进制造工艺和改变设备布置形式等一系列优化改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目前低压反应水冷器存在的腐蚀问题,延长使用寿命。通过改造能大幅度提高生产装置的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预计设备使用寿命能从以前的2 a提高到4 a以上,同时降低了设备检修维护成本,是值得行业内推广应用的优化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形成油田污水溶气气浮处理工艺沉降罐的结构改进方案,满足油田污水的不断提效处理,考虑溶气单元布气工艺控制面积及布气工艺控制液位高度,利用多相流混合模型,模拟研究了溶气气浮沉降罐溶气单元工艺结构对油田污水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布气环气体释放头布置、布气环布局及布气液位高度有益于获得均衡的配水单元压力场分布、稳定有序的分离流场粒子运动迹线特征及较好的除油、除悬浮物效果;在回流比25%、溶气释放压差0.6 MPa工况下,优化确定溶气单元布气环上均匀分布的气体释放头间距为856 mm,气体释放头数量为22个,布气环布局采用双环形布气结构,其高度控制在沉降罐内10.6~9.7 m的区域;溶气单元在此优化工艺结构下,可使油田污水沉降处理的除油率和悬浮物去除率分别达到65%以上和35%以上,揭示出优化溶气单元工艺结构是实现油田污水高效气浮选处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顺北及雅末凝析油进行了物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凝析油具有高含硫、油质轻、实沸点低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凝析油资源。根据凝析油物性及当地市场需求,设计了一套以常压精馏技术为主的工艺分离路线,其产品包括芳构化原料、6#溶剂油、橡胶溶剂油、油漆溶剂油和重油,并对该方案进行了简要的经济估算。  相似文献   
9.
以改善油田污水水质、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平稳性为目标,结合下向流过滤器集水工艺的特征及其在生产运行中暴露的问题,分析了集水单元结垢沉积物的特性。考虑集水单元的材质及结构布局,建立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过滤速度、采出污水聚合物质量浓度对结垢沉积行为的影响,得出实验条件下的结垢沉积规律,明确了集水单元布孔支管构造形式对结垢沉积的影响,揭示了集水单元结垢沉积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集水单元结垢沉积物以FeS和Fe2O3为主,同时有一定量的CaCO3和硅铝酸盐,与集水管内壁高强度聚集和黏结,这种沉积行为受温度、过滤速度和水质特性的共同影响。地面系统水温环境适宜硫酸盐还原菌的繁殖,其借助表面结垢物的掩护而加速集水单元基体的垢下腐蚀,过滤速度具有“成垢”和“剥离”的双重作用机制,采出污水见聚则会引起“共沉积”与“螯合增溶”的综合效应,同时集水单元构造结构决定的电偶腐蚀也加剧结垢沉积行为。  相似文献   
10.
以杭州龙山化工的常压法硝酸装置为例,该装置在运行中出现尾气环保达标排放困难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采取硝酸生产工艺优化和新增尾气处理装置等改造,调整了硝酸和亚硝酸钠产品结构,可减少亚硝酸钠产量2 kt/a,同时增加硝酸(质量分数为40%)产量4 kt/a;尾气中氮氧化物质量浓度<300 mg/m3,解决了尾气达标排放问题。该方法可为同行业类似的常压法硝酸装置改造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