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稠油开采技术,包括热采方式和冷采方式。热采方式有蒸汽吞吐、多元热流体吞吐、蒸汽驱油、蒸汽辅助重力卸油、火烧油层、THAI、微波加热采油;冷采方式有适度出砂冷采、化学驱、CO_2采油、微生物采油。对各种稠油开采技术的原理、特点及适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稠油开采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合成基钻井液以其特有的环保性能及机械钻速高、井壁稳定性好等特点,已成为国际上海上油气钻探的常用钻井液体系。深水钻井时由于温度变化明显,对钻井液流变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研究了合成基基液、有机土、降滤失剂、油水比对HMS合成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并与传统合成基钻井液的流变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运动黏度低的线性α-烯烃(LA0)和特种油配制的钻井液在低温时的流动性明显好于酯基合成基钻井液;有机土和油水比对合成基钻井液流变性影响明显,而降滤失剂影响较小。与传统合成基钻井液相比,HMS合成基钻井液的流变性受温度的影响很小,4℃与65℃情况下的动切力的比值小于1.15,表现出了良好的恒流变特性,较适合于海洋深水钻井。  相似文献   
3.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钻井液,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其治理与利用问题亟待解决。文章综述了针对废弃水基钻井液及废弃油基钻井液的总计15种处理方法,并对比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性;指出当务之急是强化固液分离,同时着力开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根本解决措施则是不断研发环境友好型钻井液体系,并且严格把关废弃钻井液的源头与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长庆油田元300和元301区油井严重结蜡的问题,在对该地区蜡样的熔点、组分、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优化筛选了清蜡剂和防蜡剂,研制了适合长庆油田区块的LP-Ⅰ清防蜡剂。结果表明:以石油醚、二甲苯、环己烷、煤油与一定量清防蜡剂助剂复配得到的清蜡剂的清蜡率为96.23%;以萘、石油磺酸钠与高压聚乙烯复配得到的防蜡剂的防蜡率为32.47%;以清蜡剂∶防蜡剂=2∶1的比例复配得到LP-Ⅰ清防蜡剂的清蜡率为85.23%、防蜡率为27.59%。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添加LP-Ⅰ清防蜡剂的元301-56井和元301-59井示功图的最高载荷下降,最低载荷略有上升,载荷曲线面积明显变小,未出现明显结蜡现象,表明LP-Ⅰ清防蜡剂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刘晓瑜  张东  齐从温 《广东化工》2014,41(20):53-54,47
化学需氧量(COD)是我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之一,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国标法(重铬酸钾法和高锰酸钾法),虽然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文章总结了COD测定的一些新型方法:光催化氧化法、电极氧化法、库仑滴定法、臭氧氧化结合化学发光法、分光光度法、相关系数法、生物法等;并对COD在线自动监测技术和仪器的研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