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3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夜视技术的发展和可行的改进途径。文中第一部分介绍了夜视技术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第二部分提出了发展夜视技术的六个有标志的阶段;第三部分指出研制夜视器件与仪器,可以采取的十个方面的改进措施;第四部分介绍对夜视仪器的结构原理、结构和工艺的研制都有新的突破的三种新方案:使用衍射波带片的“全息单管夜视镜”,使用芯料着色的面板和使用屋脊棱镜作“解像元件”的两种彩色像增强器的“彩色像增强器”方案。  相似文献   
2.
夜视仪器在军事上,对于各种单兵武器以至自行火炮、坦克、战斗飞机火控系统的观瞄,各种车辆、飞机的夜间驾驶,以及夜间抢修、侦察活动都有很重要的应用。同时,它还在公安侦破、执法保安和许多民用检测观瞄装置中,有着大量卓有成效的运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夜视成像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本文将对夜间观察时,人眼的各种主观限制;夜视仪器工作的客观环境条件;以及夜视技术发展的六个有标志的阶段作综合的评述。最后,并简要地介绍当前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坦克红外特征控制技术评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忆锋  冯炽焘 《红外技术》1998,20(4):1-4,15
坦克红外特征控制对于提高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遮障、表面处理、外形技术、主动冷却、总体设计等。坦克红外特征的控制必须与其他波段,特别是射频波段的特性控制兼容。遮障和低发射率涂料是现役坦克红外特征控制的主要措施。而对未来的主战坦克,设计应是减少其系统特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双色红外系统的参数优化设计及作用距离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采用玫瑰线图形扫描的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的技术参数选取以及作用距离计算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有效的计算方法和专用程序,并作了必要的评述与分析,全文以一具体的实验系统,对方法和过程作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HOE理论、材料及制备工艺的进步,全息术日趋完善。其应用已日益渗透到各个领域。本文将对它的工作原理、应用以及可能的发展作综合的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6.
7.
红外物理中热辐射体的光谱“蓝移”及与之有关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对红外物理、红外技术中传统的“灰体”概念提出新的看法,全发射率εh〈1的实际发热体的热辐射、其光谱分布相对于绝对黑体,必定要向短波方向移动,亦即有“蓝移”的出现。对所提出的论断,已从多种途径作了物理和数学上的论证。最后,还对红外技术中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与评述。  相似文献   
8.
由五机部211所、教育部浙江大学和五机部204所“摄像管电子光学系统项目协作小组”共同承担的“摄像管发射系统的设计与计算”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会议于1981年8月17日至21日在昆明召开。会议由五机部科研局委请云南省国防工办主持;邀请了南京工学  相似文献   
9.
双色红外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研究兵器工业总公司二一一研究所冯炽焘本文介绍对采用多瓣玫瑰线图形扫描的双色红外制导系统所进行的计算机仿真研究。内容包括:扫描搜索与跟踪的工作模式、对地面目标、背景信号特征的分析、对真假目标及多目标识别、有关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索了用于静电电子光学成象系统,计算电位分布的“等效电荷分布方法”。可以适用于包含有圆筒、圆膜片、圆锥和球面形电极的复杂边界系统,并且还考虑了金属电极之间的绝缘介质边界。此方法首先确定界面上的等效电荷分布,然后即可由电荷分布函数的数值积分,计算空间任意点的电位;在计算过程中,将各段边界按需要划分为若干环带,采用高斯—约旦主元素消去法求解电荷分布。本文运用泊松方程,导出了适合于求解介质边界上电位和电荷分布的数值计算公式;在求解过程中,采用高效的“算术—几何平均递推方法”,精确计算第一类完全椭圆积分;并且通过解析分析,成功地解决了计算各电极环带所荷电荷对本环中央周线上电位的贡献时所出现的奇异积分。按照所述方法,已在TQ—16计算机上,编制成功了“使用等效电荷方法的分析计算程序”;并对若干典型系统作了验证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