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炮口冲击波的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探讨了炮口冲击波的超压场分布和生物效应 .实验结果表明炮口冲击波有二次激波形成 ,超压峰值以炮口前方 1 m附近最高 ;而炮尾处仅有一次激波形成 ,超压峰值较低 .生物效应主要为听器、肺、上呼吸道损伤 ,有时伴有胃肠道损伤 ,损伤程度与炮口冲击波超压明显有关 .二次焰可引起动物潦毛 .该结果为冲击波损伤的量效关系积累了基础数据 ,对火炮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2.
评价防弹衣防弹效果有两项重要的指标,一是防弹衣抗枪弹贯穿的能力,二是子弹被捕俘后防止器官组织的非贯穿性损伤(Non Penetrating Trauma,NPT)的能力。本研究究通过生物试验,在观察国产GS-IVB防弹衣抗弹性能的同时,着重探讨了GS-IVB防弹衣防止NPT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应用形态测量技术观察了大鼠冲击伤时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冷冻蚀刻形态学变化。实验分四组进行。Ⅰ组为未致伤的正常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于伤后4—6小时,24小时和72小时活杀。以模拟激波管致伤。致伤组动物总体为中等度以上损伤。以听器及肺损伤最明显。肺损伤主要表现为肺出血。Ⅱ组Ⅲ组动物有肺水肿,Ⅳ组动物肺水肿已吸收。一、冷冻蚀刻一般观察本实验共观察了38只大鼠的冷冻蚀刻电镜。共观察到可用于统计的肺泡上皮细胞TJ235个,血管内皮细胞TJ207个。另观察到5个肺泡上皮细胞TJ“残迹”和一个毛细血管内皮细胞TJ  相似文献   
4.
BPV-Ⅰ、Ⅱ型防弹背心防护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抗弹丸(或破片)贯穿和防止非贯穿性损伤的角度,观察几种复合式防弹层的防护效果和BPV-Ⅰ、Ⅱ型防弹背心的防护能力。构成BPV-Ⅰ、Ⅱ型防弹背心的材料有经特殊热处理的合金铝板、高强度锦纶绸和特殊结构的减伤层。实验结果表明:Ⅰ型防弹背心能有效地抵御54式7.62mm手枪弹(覆铜钢甲弹),有效防护距离3.40m以上;Ⅰ型背心可防护低、中速破片,V50为(422.1~426.8)m/s。动物防护实验表明:Ⅰ型防弹背心可十分有效地防止器官组织的非贯穿性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