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机械仪表   1篇
武器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反应堆噪声分析技术测量300#池式研究堆缓发临界下的瞬发中子衰减常数。堆芯采用低富集度U燃料装载,燃料元件带一定燃耗。利用紧靠堆芯布置的两个中子探测器,信号经测量系统和相关软件得到互谱密度,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瞬发中子衰减常数。在4kW功率水平测得缓发临界下的瞬发中子衰减常数αc=(83.4±0.7)s.-1。  相似文献   
2.
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的反应堆噪声分析测试系统,先由堆内γ补偿电离室探测到中子在堆内的统计涨落中子噪声电流信号.该信号经前置放大器放大后,送入I/V转换模块,再和SCB-68端子板通道相连,由高速同步数据采集卡PCI-6143完成信号的同步采集.最后,把所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完成数据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3.
利用反应堆互功率谱密度(CPSD)测试系统对300~#池式研究堆的瞬发中子衰减常数α进行实验研究。堆芯采用低富集度U燃料装载,燃料组件有一定燃耗。测试系统以PCI-6143高速同步数据采集卡(DAQ)为测试硬件,以Labview8.5程序为开发软件;利用紧靠堆芯对称布置的2路γ补偿电离室探测器获得中子在堆内的连续电流信号,该信号输入到测试系统后,再应用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分析程序得到互谱密度,最后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瞬发中子衰减常数α为(83.5±0.6)s~(-1),结果与实际运行的情况相符合,表明本次带燃耗的瞬发中子衰减常数α测量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基于PXI-1031高速同步数据采集卡(DAO)的虚拟仪器硬件测试系统.利用Labview8.5程序设计出了测试系统所需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分析程序.使用Fluke-282任意波形发生器产生两路频率分别为150 Hz和270 Hz的正弦信号,应用数据处理分析程序完成了两路信号的互功率谱密度计算.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测试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了一种高氚增殖比包层(HBRB),该包层采用多孔U-10Zr合金作为中子倍增剂,Li4SiO4球床作为增殖剂,低活化马氏体(RAFM)钢作为结构材料。在详细研究包层加工工艺、流量分配、中子性能等问题的基础上,完成了包层内部详细结构设计。利用中子学软件分析计算了包层的氚增殖比(TBR)和热沉积分布,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包层进行热力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包层TBR较高,且核性能稳定;冷却剂的流量分配情况和压降合理;包层内各组件冷却充分,温度和结构材料热应力不超过限值。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池式热堆Rossi-α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以PXI-6602高速同步计数卡为硬件测试平台,利用Labview8.5程序开发出了测量装置所需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分析程序。此外,先用Fluke-282任意波形发生器产生一路频率和幅值分别为200 Hz和5 V的方波信号,再用已开发好的Labview应用程序对这路信号进行了脉冲计数统计涨落仿真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测量装置达到了测量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行研制的反应堆功率谱密度(PSD)测试系统,对300#池式反应堆在混装堆芯下的瞬发中子衰减常数α进行实验研究。利用紧靠堆芯对称布置的两路电离室DL129探测器获得中子在堆内的连续电流信号,并把该信号输入到测试系统,再应用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分析程序得到功率谱密度曲线,最后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瞬发中子衰减常数α。经比对,该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在误差范围内符合,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基于DSP技术的4πβ-γ符合测量装置的硬件和软件.该装置采用自行研制的数字符合采集器代替传统的符合测量装置中的单道、门产生器、符合电路和定标器,可大大提高测量效率,降低硬件成本.通过实验验证该装置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铀基混合堆次临界能源包层及其支撑固定结构的相关零部件开展了瞬态冲击分析,得到了各零部件相关结构的最大应力值、应力分布云图和变形分布云图;并按相应的评价准则进行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校核,计算结果表明次临界能源包层各零部件能够满足计算工况下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新型调节阀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对该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进行了设计。该系统具有成本低、控制精度高、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可以使该种调节阀方便地实现智能和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