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2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针对传统研究忽略温度影响的问题,研究高压和高温载荷对焊接钢质药筒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LS-DYNA软件,建立焊接药筒的仿真模型,分析弹丸发射过程中热冲击对钢质药筒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药筒残余应力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筒体,并对抽壳力也有一定的影响,使抽壳力增大约16%.该研究结果对钢质药筒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首先从理论上描述了轻压下过程铸坯的三维变形行为,并采用有限元法定量分析了轻压下工艺对铸坯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铸坯宽展变形和延展变形达到平衡后,随着压下量增加,铸坯延展率随压下量呈直线关系变化.在相同轻压下条件下,随铸坯长宽比和中心未凝固率的增加,铸坯宽展效率和延展效率下降,压下效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杨吉林 《电工技术》2024,(4):147-149
在常规的电力系统电压波动与闪变检测中,运用频率搜索的方法,融合不同频率下的闪变差异性,来检测电压波动与闪变,导致检测误差较大,因此提出低压电器实验下电力系统电压波动与闪变检测研究。首先通过平方解调法采集电压信号,并对波动与闪变信号进行处理;然后提取电压波动与闪变特征量,分析电压波动与闪变的参数来构建检测模型,以单一频信号和多频信号为基础,分别构建针对检测模型;最后对整体流程进行规划,完成检测研究。实验中,实验组的闪变检测误差为23.15%,对照组的闪变检测误差为46.78%。该实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检测方法具有较低的误差值,能够运用到实际的检测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在直径为20mm的Kenics静态混合器中用煤油(含苯甲酸)-水体系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曳力系数、萃取效率和传质系数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优化估值,得到了各关联方程式。这些方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试验的基础上,对高碳钢大方坯实施轻压下后铸坯中心区域产生严重的负偏析与微弱的正偏析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研究发现:铸坯实施轻压下后,优先生长的上下两层的树枝晶会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碰撞、折断破碎,折断破碎的细小晶粒在钢液的强迫流动作用下随机漂流到铸坯中心区域成为新的晶核,从而使其周围钢液先凝固,形成负偏析;此后富集元素钢液凝固形成微弱的正偏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炸药及装药高度对聚能射流侵彻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炸药及装药高度对聚能射流侵彻性能的影响.通过 TrueGrid 建模,LS-DYNA 数值模拟计算,对在同一装药直径、装药高度时,不同炸药对聚能射流头部速度、侵彻后效靶板的能力进行对比;比较在同一装药直径、同种炸药时,不同装药高度对聚能射流头部速度、侵彻后效靶板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奥克托今炸药压垮药型罩形成的聚能射流头部速度最大,侵彻后效靶板能力最强;装药高度的变化对奥克托今炸药压垮药型罩形成的聚能射流的头部速度,侵彻后效靶板的能力影响不明显.该研究结果对聚能装药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80 t RH生产冷轧硅钢脱碳、脱硫原理及影响因素,认为通过合理控制RH到站钢水碳和氧含量、加大插入管内径、采用快速抽真空度等可提高脱碳效果.降低顶渣中FeO和MnO含量,保证脱硫剂加入后的循环时间可以提高RH脱硫率.  相似文献   
8.
连铸动态二冷控制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跟踪单元法建立了连铸在线凝固传热模型,首次提出了"虚拟坯龄"的概念,并实现了铸坯实时温度场的计算。基于在线凝固传热模型,采用抗饱和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算法开发了连铸动态二冷控制模型。生产应用结果表明,本控制模型具有较强的抗扰动能力,能够很好地实现铸机二冷配水的动态控制,使铸坯二冷水量在非稳态浇铸条件下平缓变化,正常拉速范围内铸坯表面温度波动小于±5℃,计算温度与实测温度及目标温度的差值控制在10℃以内,铸坯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