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武器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炮口冲击波的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探讨了炮口冲击波的超压场分布和生物效应 .实验结果表明炮口冲击波有二次激波形成 ,超压峰值以炮口前方 1 m附近最高 ;而炮尾处仅有一次激波形成 ,超压峰值较低 .生物效应主要为听器、肺、上呼吸道损伤 ,有时伴有胃肠道损伤 ,损伤程度与炮口冲击波超压明显有关 .二次焰可引起动物潦毛 .该结果为冲击波损伤的量效关系积累了基础数据 ,对火炮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2.
评价防弹衣防弹效果有两项重要的指标,一是防弹衣抗枪弹贯穿的能力,二是子弹被捕俘后防止器官组织的非贯穿性损伤(Non Penetrating Trauma,NPT)的能力。本研究究通过生物试验,在观察国产GS-IVB防弹衣抗弹性能的同时,着重探讨了GS-IVB防弹衣防止NPT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炮口冲击波的生物效应及其对人员内脏损伤的安全限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绵羊TNT化爆试验,生物激波管试验和火炮现场试验资料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探讨了冲击波物理参数与内脏损伤的关系,制定了炮口冲击波对人员内脏损伤的安全限值。该限值可作为部队作战、训练的依据,也可作为武器科研论证,设计和试验的依据,对判定各种爆炸物爆炸引起的人员内脏损伤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BPV-Ⅰ、Ⅱ型防弹背心防护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抗弹丸(或破片)贯穿和防止非贯穿性损伤的角度,观察几种复合式防弹层的防护效果和BPV-Ⅰ、Ⅱ型防弹背心的防护能力。构成BPV-Ⅰ、Ⅱ型防弹背心的材料有经特殊热处理的合金铝板、高强度锦纶绸和特殊结构的减伤层。实验结果表明:Ⅰ型防弹背心能有效地抵御54式7.62mm手枪弹(覆铜钢甲弹),有效防护距离3.40m以上;Ⅰ型背心可防护低、中速破片,V50为(422.1~426.8)m/s。动物防护实验表明:Ⅰ型防弹背心可十分有效地防止器官组织的非贯穿性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