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篇
武器工业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结合闭气装置工作环境,对火箭发动机的闭气装置性能进行了分析。利用所设计的试验装置对几种闭气装置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确定了锥形塞与端盖相结合的闭气方式。该方式的闭气装置能够保证发射时对发动机可靠的闭气,在外弹道上发动机可靠点火和解脱。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应用VB及ADS编程技术开发刀具课程设计题库的过程,VB技术的应用,使得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而ADS编程技术又充分发挥了AutoCAD软件的绘图优势,使软件的工作图直接,简洁,该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对于数学效率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弹体的强度是弹丸在压药及发射过程中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了薄壁弹体压药过程中的应力场,同时采用应变片测量方法测取了薄壁弹体的压药时各点时的应力值,从而能较准确地较核弹体的压药过程中的结构强度和弹体变形。  相似文献   
4.
波形平面度是平面波发生器的关键参数.通过分析平面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结构简单的平面波发生器·并应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平面波形的平面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直径60%的范围内,在轴心和边缘的时间平面度小于0.05μs.说明设计的平面波发生器能够满足实验要求,设计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钻地弹战斗部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杰  梁增友  马林 《机械》2012,39(4):1-5
结合国外钻地弹战斗部的研究现状,对各类钻地弹战斗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了介绍,同时分析了未来钻地弹战斗部将向大威力大侵深化、小型化、隐身化、智能化、多功能化、高超声速化方向的发展趋势.我国也在近年开始进行了钻地弹理论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钻地武器的发展模式,加快钻地武器的研制.同时,了解国外钻地武器的技术参数和作战运用情况,可为重要目标的防护提供参考,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防护.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一种新型无人机用森林灭火弹的发射动力学特性,运用ANSYS-Workbench仿真软件建立无人机用森林灭火弹模型,讨论分析其前6阶的模态变化。为保证弹丸发射时的安全性,对无人机用森林灭火弹弹丸发射出膛时的瞬态动力学进行分析,为新型无人机用森林灭火弹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灭火弹发射出膛时弹丸的尾翼部最易发生形变,且出膛过程中弹丸在0.62 ms升至最大等效应力94 MPa,小于ABS工程塑料的许用应力,表明该无人机用森林灭火弹在最大应力下满足发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应用VB及ADS编程技术开发刀具课程设计题库的过程.VB技术的应用,使得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而ADS编程技术又充分发挥了AutoCAD软件的绘图优势,使软件的工件图直接、简洁.该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PBX炸药及其模拟材料冲击损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利用轻气炮驱动飞片加载技术对JO-9159炸药及其模拟材料样品进行了冲击加载,使其产生损伤,利用锰铜压阻计测量了试件的冲击压力。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回收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分析比较了炸药和模拟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损伤破坏模式。结果表明两者都具有脆性材料的损伤破坏特征,相对于PBX炸药模拟材料具有更明显的脆性特征。在细观上,PBX和模拟材料的损伤破坏模式是以微裂纹为主的脆性损伤,模拟材料的破坏主要表现为造型粉颗粒的破裂、破碎形成裂纹,而PBX炸药主要表现为颗粒之间的脱粘,并伴有颗粒的破碎。  相似文献   
9.
研究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最佳外弹道参数匹配方案。方法通过对复合增程弹外弹道速度层权和阻力系数层权的计算,分析了外弹道特征,火箭装药量及参数与弹丸射射程的关系,并给出了在总装药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超声珩磨变幅杆CAD系统。方法:应用ADS编程技术与DCL对话框设计语言,在AutoCAD环境下,实现超声变幅杆CAD。结果:所建立的超声变幅杆CAD系统在编制思路与实现手段上,都与超声珩磨系统总装图的CAD系统相统一,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论:超声珩磨变幅杆CAD的实现,对于超声珩磨CAD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