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武器工业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火箭能力     
记:运载火箭的水平直接决定着一国的太空控制能力和战略打击能力,本次请龙院士谈谈对日本火箭的看法。龙:运载火箭方面,现在美俄还是领先,其后是欧空局,日本应算第二阵营中的领先者,其后是中国。如单项排名,俄罗斯发动机水平是最高的,比如它的高压补  相似文献   
2.
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诞生的背景、设计思路、总体技术方案、应用发射结果及其在技术与研制工作方面的特点,展望了其发展前景,指出该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性能先进的大型主力商业应用发射火箭群体。  相似文献   
3.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长征火箭完全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形成了包括12种火箭在内的长征系列火箭群体,可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多种卫星;已进行了64次发射,将72个航天器成功送入地球轨道,其中包括27颗国外卫星;火箭总体技术性能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带动了国经济相关行业的发展,中国运载火箭将进一步提高可靠性、适应性,缩短发射周期,优化火箭型谱,开发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的运载火箭、进一步提高参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的能力。中国学应研制和探索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促进中国火箭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我国探月工程运载火箭选型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空间科学,开展深空探测"是我国近期(2010年前后)的航天发展目标之一,月球探测是实现我国"开展深空探测"的第一步。发射月球探测器(或卫星)选择适当的火箭型号显得尤其重要。文章从月球探测工程对运载火箭的基本要求着手,结合国外月球探测工程的经验和长征系列火箭的现状,提出了候选火箭及其改造方案,并且对月球探测三种运行轨道的优缺点和工程的可实现性进行了分析。从航天大系统工程整体化的角度,提出了用长征三号乙加上面级发射环月卫星,同时将上面级实现硬(或软)着陆作为首选方案,用长征三号丙发射探月器进入奔月轨道作为次选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CZ-3A系列运载火箭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CZ-3A系列运载火箭,是指由长征三号甲及其发展型长征三号乙和长征三号丙3种火箭组成的大型火箭群体。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有效载荷,也也用可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以及飞行往月球与火星等深探测有效载荷的发射。该系列火箭是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系列火箭,也是中国跨世纪的商业应用发射的大型主力火箭。  相似文献   
6.
重型运载火箭发射空间太阳能电站相关技术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工程可实现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其发射入轨的能力。中国正在开展重型运载火箭的可行性方案论证,基于重型运载火箭及其未来发展型号来实现太阳能电站的发射是最具实现性的方案之一。结合构想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开展发射方案及任务规划的分析,提出了重型运载火箭和其拓展方案在空间太阳能电站建设任务中的可能应用,以及重型运载火箭在执行空间太阳能电站任务中所需攻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8.
重型运载火箭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中国重型运载火箭发展原则,根据这些原则,进行重型运载火箭构型分析,初步确定了火箭的直径以及发动机的推力量级,形成了基于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基于大推力固体助推器的两种重型运载火箭总体技术方案,并对重型运载火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结合重型运载火箭的特点对未来的潜在应用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型运载火箭对于提升中国...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载人登月工程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有关中国载人登月工程做了初步思考,提出载人登月的目的和意义,针对国情并结合对国外载人登月发展态势的分析,就中国能否以及如何实现载人登月给出了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0.
现代"嫦娥奔月"的技术途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宇宙,登上月球,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在总结国外载人登月技术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4种载人登月方式对应的运载系统的初步方案,提出采用环月轨道交会对接方式,可望在2030年前后实现中国人安全地登上月球并返回地球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