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雷达罩电性能测试系统是一种复杂的计量器具,需要对其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以前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开展工作。以雷达罩电子定标法为例,对影响瞄准误差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不确定度分量。采用A 类或B 类评定方法,对每个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了不确定度分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该方法也可用于雷达罩传输效率、方向图畸变和功率反射等电性能参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2.
余永  李钦明  杨家岳  王光磊  史磊  丁洪利  陶凯  汤振兴  贺志刚  陈志超  田宇欢  戴东旭  吴国荣  张未卿  杨学明  冯超  陈思  王震  谷端  陈杰  刘晓庆  兰太和  冯冽  张文艳  钟少鹏  张俊强  李林  肖诚成  李昊  赵欢  陈广花  朱海君  丁建国  黄毛毛  张伟  赖龙伟  杨夫彬  王光宏  相升旺  胡晓  刘以勇  孙森  高飞  蒋志强  周孝轩  刘永芳  吴勇华  陈志豪  王锐萍  黄大章  张猛  邓海啸  李宾  林国强  俞路阳  阎映炳  阎山川  夏晓彬  周巧根  刘波  顾强  谷鸣  方国平  冷用斌  殷立新  王东  赵振堂 《中国激光》2019,(1)
先进光源的发展在前沿科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十年来,飞速发展的自由电子激光技术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探索未知世界、发现新科学规律和实现技术变革的重要工具。建成的大连极紫外(EUV)相干光源的运行波段为50~150nm,单脉冲能量大于100μJ,且可提供10-12 s和10-13 s量级的超快激光脉冲,是我国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并且是国际上唯一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在世界范围内为用户提供具有高峰值亮度和超短脉冲的极紫外激光。大连EUV相干光源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共同承担的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目标是打造一个以先进极紫外光源为核心、主要用于能源基础科学研究的光子科学平台。  相似文献   
3.
在最新的一种亚像素边缘提取算法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亚像素计算处理的布氏硬度图像压痕测量算法,对布氏硬度图像压痕直径进行了精确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本算法精度比通常的像素法高,对于各种硬度标尺,都能够达到布氏硬度测量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用综合指标成本利润率反映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生产消耗的经济效果,建立了现代管理效益定量模型,可为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和理论。  相似文献   
5.
固态功率源代替真空管功率源设备是目前射频功率源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一台工作在250 MHz的固态功率放大器模块的设计过程。放大器模块使用荷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生产的BLF578XR型号晶体管,并且采用传输线匹配和集总元件匹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匹配网络的初始值,并利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对匹配电路进行仿真和优化。测试结果表明,该功率放大器模块输出功率达到了850 W,功率增益达到了26 d B,功率附加效率达到60%。结果表明,该设计完全达到了系统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