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无线电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胆甾相液晶光谱带宽与手性掺加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胆甾相液晶的反射波长和螺距的关系出发,按照λ0=np,n=(2no+ne)/3,可以得出布拉格反射波长,其中λ0是一个定值,p=1/(c×HTP)。在向列相C5中添加不同HTP值的手征性掺加剂,通过调节手征性掺加剂的添加浓度,能够得到相同螺距的胆甾相液晶。利用DMS-501光谱测试仪测试制备的胆甾相液晶,可明显得出:相同的反射波长,其光谱带宽却不同,结果为:添加HTP值越大的手征性掺杂剂,胆甾相液晶光谱带宽越宽,开口越大;反之,添加HTP值越小的手征性掺杂剂,胆甾相液晶光谱带宽越窄,开口越小。  相似文献   
2.
液晶组分以及V-T曲线漂移与线残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线残像是液晶显示不良的一种表现,对在Cell中短时间内判断液晶线残像的强弱进行了研究。本文使用了4种介电各向异性相同的液晶,对这4款混晶所制成的TFT-LCD屏进行了线残像水平测定,系统分析了混晶的组分与线残像的关系,并使用了一种通过加直流电压测试V-T曲线的漂移来判断液晶残像强弱的方法,对4款混晶做了V-T曲线漂移实验。组分分析表明,介电各向异性相同的情况下,液晶中-CF2O-类单体和-COO-类单体的使用会导致线残像的发生。V-T漂移实验结果表明,Vth变化率小于5%时,液晶显示线残像轻微,Vth变化率大于10%时,线残像严重。这种方法可以在Cell中进行,并且使测试时间明显缩短,这对提高液晶的研发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液晶透镜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立体显示技术中。液晶透镜为了获得高的光学效率和快速的响应时间,要求使用的液晶混合物具有较大的折射率各向异性、较小的旋转黏度、较大的介电各向异性以及大的K值。文中将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引入到液晶透镜用混合液晶中,获得了具有大折射率各向异性,较大的K值、较小的旋转黏度的液晶混合物。  相似文献   
4.
添加剂对高双折射液晶紫外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双折射液晶在液晶显示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共轭结构,在紫外下不稳定,本文对高双折射液晶紫外不稳定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混晶母体A中分别加入几种不同结构的添加剂三苯氧膦、丙基双环己基甲醛、丙基苯(3,5-2F)溴苯、UV-P,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将液晶灌入TN-7.0-R测试盒,在紫外下曝光后测试混晶的各项参数。实验结果表明:UV-P明显提高了高双折射液晶的抗紫外性能,因为UV-P的紫外吸收光谱带与高双折射液晶母体A的紫外吸收光谱带最接近。  相似文献   
5.
向列相液晶中手性剂的含量对TN显示模式的显示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两种不同体系的液晶中加入不同含量的手性剂进行实验测定得出:添加手性剂对液晶分子的排列取向有序具有一定的作用;手性剂的含量不同,液晶的阈值电压也有所不同,手性剂含量增多则阈值电压增大,液晶的陡度值增大;手性剂含量不同,面板中的对比度有所不同,手性剂含量增多则对比度下降。通过从微观角度对液晶分子在面板中的排列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对以上实验结果的成因机理进行了解释,手性剂的合理添加能更好地使液晶与面板IC驱动相匹配,达到更高的对比度,改善液晶面板中出现的碎亮点显示不良,使液晶面板显示画面更鲜明、细腻、逼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