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能源动力   2篇
无线电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旋波媒质基本参数的一种测试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兰康  赵愉深 《电子学报》1995,23(6):117-119
本文提出了直接利用旋波材料板的S参数获得其基本参数的方法。通过自由空间测量旋波材料板的反射场和透射场,可以反演得到媒质的复介电常数、复磁导率、旋波量以及透射场的轴比和旋转角,测试程序简单,结果精度高。  相似文献   
2.
给出一种基于FE-TD方法和Dufort-Frankle有限差分方法的混合数值算法,以计算不均匀导电地层中的瞬态电磁场,该法提供了一种用于模拟具有任意时间波形的电磁脉冲在大地深层的传播的方法,且所需CPU时间比FD-TD法少得多,通过与FD-TD法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介质材料的宽带测试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详细阐述了自由空间法测试复介电常数与复磁导率的工作原理,讨论了系统组建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校准技术,并对这种方法的灵敏度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该方法能够对介质材料进行宽频带测试,通过校准,测试结果能达到满意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有耗半空间天线问题中的广义索末菲积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建  兰康 《电子学报》1995,23(3):104-107
本文给出了利用Prony法计算广义索末菲积分的详细过程;计算了近地水平电偶极子的近区辐射场。通过计算发现,只要逼近路径和调节参量选择得当,Prony法所得结果与数值积分法的结果十分吻合,完全可以放弃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光伏发电预测不确定性问题,进一步提高光伏电站发电量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和遗传小波神经网络的光伏电站发电混合预测模型,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并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引入小波分析构建小波神经网络,同时利用遗传算法对网络的初始参数进行全局寻优得到最优参数,利用交叉熵函数对学习规则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网络模型既具有小波分析的良好的局部时域和频域特性,又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可增大跳出局部最优的可能性,同时拥有更快的收敛能力和稳定性。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地下目标的瞬态电磁散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康  王建 《电子科学学刊》1995,17(4):434-437
本文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埋地物体的瞬态电磁散射,研究了目标的电磁脉冲响应与介质参数和地下结构的关系,为时域探地系统的目标检测和识别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的方法适用于任意形状的柱体目标以及任意二维地下结构,也易一推广到三维的情形。  相似文献   
7.
兰康  赵愉深 《电子学报》1997,25(3):41-44
提出了一种模拟不均匀有耗闪半空间时域电磁散射特性的混合数值方法。在自由空间用FD-TD方法,而在有耗媒质中半波动方程简化为扩散方程,并采用Dufort-Frankle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8.
兰康  白建波  张超  郑爽 《节能技术》2020,38(2):173-177
随着光伏电池的温度上升,其光电转化效率将会下降。为了控制光伏电池的温度,本文提出采用相变材料来调节光伏电池工作温度。分别以复合石蜡、聚乙二醇和十水硫酸钠作为光伏组件背板散热相变材料,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光伏相变组件(PV/PCM)的热均匀性较普通光伏组件好,能降低热斑现象的发生,同时能有效降低温升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电输出性能。在三种相变材料中,十水硫酸钠具有更好的控温效果;此外,通过增加相变材料的用量能够延长组件的控温时间,通过对比发现40 mm厚度的相变材料具有最好的实验效果。最后,本文发现在相变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石墨烯有助于进一步强化组件的散热。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计算埋地物体的瞬态电磁散射,研究了目标的电磁脉冲响应与介质参数和地下结构的关系,为时域探地系统的目标检测和识别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的方法适用于任意形状的柱体目标以及任意二维地下结构,也易于推广到三维的情形。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一种新型雷达吸收材料(RAM)-旋波媒质的吸收特性,分析由旋波媒质构成的Dallenbach屏的散射特性。研究表明,由于旋波量的引入,RAM涂层的吸收能力有明显改善,且扩大了涂层的吸收带宽,减小了涂层的厚度,增加了涂层设计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