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利用Ga2O3粉末和Ga2O3凝胶作为Ga源,采用NH3为N源,在950℃下,分别将两种反应物与流动的NH3反应20 min合成了GaN微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选择区电子衍射(SAED)对微晶进行结构、形貌的分析,特别是对两种不同途径合成GaN微晶的XRD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Ga源温度为950℃时两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均可得到六方纤锌矿结构的GaN单晶颗粒,在氮化温度为850℃和900℃时,利用Ga2O3粉末作为Ga源,仅有少量的Ga2O3转变为GaN;而采用Ga2O3凝胶作为Ga源,在相同的温度下,大部分凝胶经过高温氨化反应均可转化为GaN。  相似文献   
2.
1 INTRODUCTIONGallium nitride (GaN) is one of the most po tential semiconductors. GaN has a direct energyband gap of 3.4 eV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highexternal 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efficiency, aswell as a high excitonic binding energy of20 meV[1]. It is an ideal material for fabrication ofultraviolet(UV)/blue/green light emitting diodes(LEDs), laser diodes(LDs), UV detectors and de vices operating in high temperature, high frequen cy and high power co…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测头圆度估计过程中因干扰信号影响估计精度的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圆度误差分离方法。圆度误差测量数据包含多种信号成分,其中圆度误差信息只包含于表面形状误差信号中,主轴回转误差及噪声信号为干扰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圆度测量信号进行分解,实现多测头数据融合并实现各类信号成分分离;采用信号波数作为各信号成分的分离指标,实现形状误差信号提取,并利用其估计结构圆度误差。通过数值仿真分析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合成GaN粗晶体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磁控溅射系统,在Si(111)衬底上的SiC缓冲层上溅射Ga2O3纳米颗粒薄膜。然后令该薄膜在NH3中高温退火,在产物中发现直径为数百纳米的GaN棒。直径如此大的GaN棒在国内外鲜有报道。该晶体棒被认为是在Ga2O3薄膜与NH3自组装反应过程中形成。该工艺可为合成大尺寸GaN一维结构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ZnO薄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氧化锌薄膜紫外光发光的实现,ZnO薄膜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各种沉积条件对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生长的氧化锌薄膜的微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质的影响,ZnO薄膜的厚度在超过400 nm时,呈现出了近似块状的性质。采用PLD技术,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氧化锌薄膜。  相似文献   
6.
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在n型硅(111)平面上生长ZnO薄膜.X射线衍射(XRD)在2θ=34°处出现了唯一的衍射峰,半高宽为0.75°;傅里叶红外吸收(FTIR)在414.92cm-1附近出现了对应Zn-O键的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光致发光(PL)测量发现了位于370和460nm处的室温光致发光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显示了薄膜的表面形貌以及晶格结构.利用PLD法制备了具有c轴取向高度一致的六方纤锌矿结构ZnO薄膜.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泳沉积法在Si(111)衬底上制备GaN薄膜,并研究退火温度对GaN薄膜晶体质量、表面形貌和发光特性的影响。傅立叶红外吸收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的测试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GaN多晶薄膜,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增大,结晶化程度提高。室温下光致发光谱的测试发现了位于367 nm处的强发光峰和437 nm处的弱发光峰,其发光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但发光峰的位置并不发生移动。  相似文献   
8.
电泳沉积法制备GaN薄膜的结构和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泳沉积法在Si(111)衬底上制备出了GaN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吸收(FTIR)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SEM)对样品的结构、组分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得样品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GaN多晶薄膜.  相似文献   
9.
采用简单、有效的sol-gel法在1 000℃时通过氧化镓凝胶和氨气反应成功合成了GaN纳米棒。XRD和SAED的测试结果表明,GaN纳米棒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用TEM观察发现,大部分GaN纳米棒平直而光滑,直径为200 nm~1.8μm,最长的纳米棒达几十微米。室温下光致发光谱的测试发现了较强的355.6 nm处的紫外发光峰和445.9 nm处的蓝色发光峰。  相似文献   
10.
基于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的冠状动脉自动分割是后续冠脉狭窄和斑块等病灶识别的重要前置步骤。本文算法首先结合窗宽窗位调整和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多级阈值处理,实现了对肺部血管的抑制,提升了冠状动脉和背景组织的对比度。然后基于升主动脉和冠脉的三维解剖结构特征,采用光流法识别升主动脉根部的冠状动脉起始层,为后续冠状动脉分割提供起始种子点。最后利用结合端点检测的自适应区域生长法提取完整的冠状动脉。在20例CTA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不带端点检测的区域生长算法,本文算法Dice和Jaccard系数分别提高了4%和8%,达到了0.70和0.57,MSD和MAXSD分别降低了2%和4%,达到了0.40和2.66。本文算法实现了冠状动脉树的自动提取,减少了人工干预,克服了传统区域生长法易产生的过分割现象以及对细小血管的漏分割现象,提高了冠状动脉分割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