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主要讨论了发光二极管(LED)的一些检测参量,包括LED发光强度、总光通量和发光光谱等;同时,对检测的环境条件也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3.
为查找冷却塔风机叶片脱层、剥落失效原因,对叶片失效部位形貌进行宏观分析,对叶片表面材质进行红外分析和能谱分析,此外,还分析了叶片表面和内部显微结构,以及叶片的结构设计和制造质量。测试分析表明,叶片制造质量不高和恶劣工况是叶片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W61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61潜山区块已发现了岩性—古潜山风化带叠合型、岩性与古潜山风化带分离型和单纯的古潜山风化带型三类油气藏。W61潜山由于处在构造高部位 ,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 ,断层及不整合面发育 ,具有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 ,其西南生油洼陷内的流沙港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多沿此运移至潜山成藏。石炭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及其上覆的碎屑岩为主要的储集层 ,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溶孔、溶洞及原、次生孔隙。区域盖层为流沙港组和角尾组厚层泥、页岩。在本区 ,古潜山风化带、岩性及断层的分布是决定潜山油气藏类型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5.
南堡凹陷古近系火山岩经历了两个裂陷旋回、4个喷发幕。对火山岩锆石形貌、SHRIMP和LA-ICPMS U-Pb年龄测定及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岩浆旋回早期的锆石95%以上为变质重结晶形成,U-Pb年龄变化大,主要来自1 800 Ma前碰撞花岗岩地壳,它是中、新太古代(2 900~2 600 Ma)新生地壳与古洋壳碰撞引起的重熔和再循环过程而形成的。岩浆旋回中、晚期锆石为幔源原岩浆溢出结晶而成,含岩浆锆石和较丰富的俘虏晶,有利于进行锆石年代学和同位素研究。通过这些锆石年龄,建立了南堡凹陷和华北克拉通相对应的构造热事件的垂向序列,同时准确标定了幔源岩浆溢出和相关地层的绝对年龄。南堡凹陷的馆陶组属于新近系中新统,东营组属于古近系渐新统,而沙河街组跨越古近系的古新统和始新统。  相似文献   
6.
关于测量CDMA2000中Rho值和EVM值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数字通信测量测试仪器的量传以及校准方法的规范.组织编制了3个相关的规范。分别是JJF1131-2005《TDMA—GSM数字移动通信综合测试仪校准规范》、JJF1128—2004《矢量信号分析仪校准规范》和JJF1174—2007(数字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但这些规范对CDMA技术中的特殊参量没有研究.例如表征信号质量的波形质量因数Rho和码域功率等.  相似文献   
7.
从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出发,通过岩性、测井及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在琼东南盆地三亚组中识别出两个三级层序:SY1、SY2层序。在这两个三级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发现了“下切谷、盆底扇、斜坡扇、低位楔”等沉积砂体。这些低位域砂体沉积在古近系裂陷期的沉积物之上,具备良好的储集体条件,其上的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中的大套泥岩,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油源供应,同时又可作为盖层对其形成良好的封盖。琼东南盆地三亚组的低位域砂体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找寻这些砂体对于琼东南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桥新  刘君荣 《中国计量》2014,(10):118-119
一、制定背景及目的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电视机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电视视频信号分析仪(包括矢量示波器、波形监视器,下同)被大量使用在校准实验室及电视机制造厂,它是电视领域的重要测量仪器之一,其性能优劣及量值的准确可靠直接影响电视机的质量,但国内至今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电视视频信号分析仪的计量检定主要是依据行业的相关检定规程进行。  相似文献   
9.
现在对数字通信测试仪器校准时,采用的校准方法只是进行零点校准。目前测试方法缺乏全面性,还应该对较大误差进行校准。本文针对较大误差进行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10.
南堡凹陷庙南-高南断裂带中浅层油气相对富集,但含油条带窄,油水关系复杂,油藏主控因素认识不清。通过对研究区源岩条件、油源断裂、储盖组合、圈闭等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明确了庙南-高南断裂带中浅层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研究认为:油藏受低幅度断鼻构造控制,油气主要分布在反向油源断层高部位,同时受到河道砂体横向变化影响。在油藏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滚动勘探取得重要突破,为下步滚动开发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