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4篇
无线电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微波变频组件是通过一次或多次变频将微波信号变频至所需频率的器件,在变频过程中生成所需信号的同时也会混频产生多余的频率分量,这些频率分量对所需信号构成杂散信号必须予以抑制。基于降低杂散信号对输出信号的影响阐述了变频原理,具体分析了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混频后的频率分量,最后给出了一种变频组件的实现方法,实现了抑制杂散信号分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对焊后热处理豁免的几种判断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着重介绍了工程临界评估方法,以及如何将该方法用于焊后热处理必要性的评估工作。最后以某一海洋平台海上接桩焊后热处理工作为例,定量地分析了结构中允许存在缺陷尺寸、使用应力以及断裂韧性等因素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为海洋平台厚板焊后热处理豁免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外通信领域企业间的知识产权纷争和专利无效纠纷也越发增多,通信领域无效请求案件逐年增长;在判定专利侵权及确权的无效行为时,这类行政行为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以及法的局限性因素,相应的专利法律法规只作出原则性规定.上述情况决定了行政机关以及行政裁决人员手中存在着较大的灵活适用自由裁量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国外海洋油气田开发项目中,输送含有酸性腐蚀介质的海底管道环缝焊接强制要求采用无铜衬垫封底焊接技术,确保焊缝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酸性腐蚀服役过程中不会出现硫致应力开裂(Sulfide Stress crack,SSC)。为解决铜衬垫在封底焊接过程中铜原子受热扩散进入焊缝金属并对其性能产生破坏性影响的问题,采用表面张力过渡(Surface Tension Transfer,STT)封底焊接和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Gas Metal Arc Welding,GMAW)填充盖面焊接技术,开发了一种适用于海管S型铺设的无衬垫封底全自动焊工艺并对焊缝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横向拉伸、全焊缝拉伸、侧弯、冲击、宏观硬度及H2S腐蚀试验等均满足项目焊接规格书及DNV OS F101(2013)标准要求;焊接接头试样均通过了NACE 0177标准下的硫致应力开裂试验,可应用于含H2S酸性环境下X65级碳钢海管的焊接施工。STT表面张力过渡封底焊接属于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焊接热输入小,飞溅极少,焊缝成形好,是无衬垫封底焊接技术的一种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5.
深水钢悬链立管(Steel Catenary Riser,SCR)是浮式平台的主要部件,在服役条件下由于受到海洋特殊的海浪、潮汐、台风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极其容易发生疲劳破坏.为解决钢悬链立管在深水服役环境中受循环载荷的作用容易产生疲劳失效的问题,采用冷金属过渡(Cold Metal Transition,CMT)打...  相似文献   
6.
海洋平台结构焊接一般执行AWS D1.1标准,设计要求大厚板结构(50 mm)进行焊后热处理。标准中焊后热处理的条款由于缺乏条款释义或注释阐述,理解与执行起来千差万别。文章结合焊后热处理的作用与机制,对AWS D1.1标准中焊后热处理条款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焊后热处理的时间范围与温度范围由相应标准或技术文件规定,焊接工艺评定(PQR)中焊后热处理时间t的评定上限为t÷0.8,而评定下限未予约束,符合相应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规定即可。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通过在单基地雷达两边部署接收站,与原来单基地雷达构成双/多基地雷达来抗分布式干扰的模型。通过比较分布式干扰下单基地雷达和双/多基地雷达的威力范围,利用盲区系数和补盲系数两个评价指标,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仿真分析表明,双/多基地雷达有很好的补盲效果,且补盲效果跟接收站离照射站的距离有关,当接收站部署在雷达作用距离一半位置附近时有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