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篇
矿业工程   2篇
无线电   2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PdCl2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葡萄糖分别作分散剂和还原剂,制备得到纳米钯粉。表征了纳米钯粒子的形貌、结构、稳定性、分散性及其对化学镀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纳米钯是粒径为40~60 nm的球形粒子,纯度高,且不易氧化。纳米钯活化液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好,将其用于通孔化学镀铜前的活化处理后,镀铜通孔的背光级数在9级以上,铜镀层平整。因此,采用本工艺制备的纳米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沉铜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3.2.3废弃物无害化原则 PCB原材料和制程的设计要避免有害物质的使用。目前在无铅化和无卤化的前提下,许多新型材料也在研发和试用之中,如利用可循环使用的工程塑料代替环氧树脂,可生物降解的环保材料也在研发之中。另外,非甲醛化学镀铜、无氰镀铜、无氰镀金等多项低毒性制程要尽快推出。  相似文献   
3.
1.1厂区规划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能源政策、环保政策等,对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结合我国国情,尽量采用先进的、成熟的、适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大量的文献基础上总结了水溶性有机去膜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胺、有机溶剂、加速剂、缓蚀剂和消泡剂,并介绍了各种成分在去膜过程中的作用原理。重点介绍应用于去膜液中的各类缓蚀剂及其缓蚀机理,缓蚀剂包括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有机酸、芳香族羟基化合物等。  相似文献   
5.
以氯化钯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聚乙二醇400(PEG)为还原剂,反应温度为150℃,成功制备出纳米钯活化液。采用激光动态散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钯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在PVP分散剂的作用下,得到的纳米钯为球形、单晶、粒径为30~50 nm,无其他的氧化物存在。探讨了分散剂对合成纳米钯的影响,在还原剂PEG和分散剂PVP共同作用下,制备的纳米钯粒径大小均一,无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6.
以硝酸银为原料,PAAS(聚丙烯酸钠)为分散剂,硼氢化钾为还原剂,采用还原法成功地制备了纳米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在水溶剂作用下,得到的纳米银为球形、单晶、粒径为30nm左右,且无其他的氧化物存在。探讨了不同还原剂的量和分散剂对制备纳米银的影响,表明在还原剂KBH4和分散剂PAAS作用下,制备的纳米银粒径大小均一,无团聚。制备的高分散纳米银为PCB喷墨打印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电路板绿色制造技术探讨(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2010年第9期)5.3.5蚀刻液循环再生技术蚀刻液因其铜含量高,较早为业界回收利用,目前已有比较成熟的PCB行业蚀刻废液回收回用装置,该装置安装在线路板厂内,直接与蚀刻机相连,对蚀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4个未见文献撤道的新型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对4个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的表征.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导电有机物3,4-聚乙烯二氧噻吩(简称PEDOT),是具有电导率高、很好的抗水解性、光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可用作抗静电涂层、固体电解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等,由于其价格低廉,性能优良,在电子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其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电化学性能好、节能环保等突出优点,被引进电路板的生产制造,以取代传统的孔金属化方式。特别是它只在树脂和玻纤上沉积,而铜面不沉膜,我们称之为选择性有机导电涂覆(SOC)。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如何用DOE的实验方法来研究非甲醛沉铜技术,并使用Minitab来详细分析其结果,最终得到影响非甲醛沉铜技术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