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5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效的进行数据备份和数据灾难恢复是数据存储领域的一个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存储区域网络的复制管理的方案,首先详细介绍了数据复制管理的相关概念,然后重点设计了SAN复制管理的体系结构,最后给出了复制机能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堡油田陈3断块开发中后期三维地质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陈堡油田的开发现状,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建立完善的三维地质模型,进一步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稳产的关键。以陈堡油田陈3断块油藏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储层地质与沉积微相特征,认为该区白垩系泰一段第三砂层组属扇三角洲平原亚相、赤山组属风成沉积。在小层细分与对比、沉积相、储层物性等研究的基础上,以完善的储层地质知识库为支撑,采用Petrel建模软件,成功的建立了该区泰一段第三砂层组-赤山组的三维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3.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南部泰一段储层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K2t13和K2t12时期沉积相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伴有浊流沉积,K2t11时期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影响该区泰一段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泰州组一段储层原生孔隙不太发育,主要以次生孔隙为主,自上而下存在两个次生孔隙发育带,碳酸盐胶结物、长石和岩屑的溶解是形成次生孔隙最主要的因素。储层碳酸盐含量与储层物性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证明了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对次生孔隙的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由Aharonov-Casher相互作用产生的相移对XX自旋链中量子态传递的影响。对信道的纠缠度及传递量子态的保真度进行数值模拟后发现,控制相移的方法可以有效抵抗信道的消相干作用,显著提高自旋链中量子比特间的纠缠度及量子态的保真度。此外,量子态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相对位置的不同也会影响纠缠度和保真度的大小,在包含偶数个自旋格点的环形自旋链中,当发送端与接收端处在直径上相对的位置时,接收端的纠缠度和量子态传递的保真度可以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北京工业大学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工业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精神及北京市教委《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实施意见》,把建设节约型校园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将绿色奥运理念贯彻到学校节能工作中,不断提高水电运行管理和维护水平。在建设节约型校园中,积极运用节约资源新技术,改建校内部分供排水、供电、供热等系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葛云锦  董丽红  史鹏 《中州煤炭》2018,(9):81-87,93
结合野外露头、岩心、薄片观察、元素扫描等资料,探讨了钙质胶结物在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下组合砂岩中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对储层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下组合广泛发育钙质胶结砂岩,宏观上呈条带状近平行地层产状发育、层内不规则及与裂缝伴生3种发育形式,纵向上可分为薄层砂体全胶结型、厚层砂体顶底胶结型、砂体内分散胶结型及砂层内部韵律式胶结型4种,着重分析了韵律式钙质胶结的成因。钙质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含量为20%~40%;可分为3期:早期泥微晶状方解石;中期亮晶状嵌晶式方解石胶结、晚期亮晶状方解石充填小孔隙。钙离子来自泥岩或裂缝。钙质胶结物主要形成于成岩早期阶段,降低了储层物性,多形成干层,同时加剧了储层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7.
探究页岩的空间分布及有机质丰度特征是评价页岩气资源潜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实验分析的局限性,需借助测井信息对页岩的空间分布进行精细刻画。总结前人提出的各种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应用这些方法对研究区长7、长9段页岩的有机碳含量(TOC)进行了拟合。通过将拟合结果与岩心样品实测TOC进行对比,发现大多数模型驱动方法具有经验性与局限性。结合研究区实际条件,优选出Δlog R作为该区陆相页岩评价的主要方法。评价结果显示长7段富有机质页岩(TOC2.0%)在研究区西南部最为富集,厚度80m,TOC主要分布在3.5%~6.5%;长9段分布中心位于研究区中部,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分布于长9段顶部,厚度范围在10~30m。  相似文献   
8.
偏振光子的多层大气散射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偏振光子在自由空间的传播特性,将大气视作分层介质,提出了"虚粒子"的概念:它处于两层大气的分界面上,只改变光子的步长而不改变其传播方向和偏振态,从而建立了偏振光子的多层大气Mie散射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偏振光子在多层大气中的传播过程作了Monte Carlo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清晰地揭示各种大气传输过程中光子偏振态的变化及其规律,因而能够为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及其它基于偏振光大气传播的相关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史鹏  姚熹 《压电与声光》2006,28(1):64-66
钙钛矿结构的钛酸锶钡(BST)薄膜作为优良的介电、铁电材料在新一代的微机械系统(MEMS)、动态存储器(DRAM)及其他器件上的广泛应用,使得BST薄膜的刻蚀特性越来越重要。该文利用反应离子刻蚀装置,研究了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的钛酸锶钡薄膜在CHF3/Ar等离子气体中的刻蚀情况。通过分析刻蚀速率及薄膜刻蚀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刻蚀过程是离子轰击、离子辅助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刻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刻蚀速率为5.1 nm/min。Sr元素较难去除,成为阻碍刻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磁化处理对Ni-P化学镀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Ni-P化学镀液磁化处理后施镀,获得了结构致密、孔隙率低、耐腐蚀性强、外观良好的化学镀层,并对这一现象的形成机理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