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2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台12CH-10kW发射机是北广20世纪70年代生产的机器,其激励器为中频调制方式分立元件型,其功率放大器采用了三只FU-10F管,一只FU-252F管,一只FU-113F管。由于大中型电子管损耗大,分立元件易老化,有些元器件已停产而难购买,给维护及保证整机的技术指标带来难度,所以在2000年底,我们对原机功放部分进行了固态化改造。1 固态化改造的方案激励器部分采用了清华大学吉兆电子公司(以下简称吉兆公司)生产的3021A电视发射机激励器;原来的影一和影二两级放大器FU-10F管采用了吉兆公司生产的固态化功放0032A代替;声一FU-252F管和声末FU-10F…  相似文献   
2.
在使用GME1153型电视发射机时发现,手动/自动开机的切换开关(KGS)处于手动开机位置时,开机正常,但当开关切换到自动开机位置时不能开机,出现如下现象:合上机器总电源,机器面板上的A,B,C三相电源指示正常,功放、激励器均已带电,整机无功率输出.  相似文献   
3.
4.
关于雷诺方程气穴边界条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详细地回顾了雷诺方程气穴边界条件的发展历史,指出了各种边界条件的适用范围,提出了润滑区内部汽化气穴的数学处理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刘志卫  吴承伟 《煤矿机械》2020,41(10):37-40
三自由度混联振动筛采用2PRRR-P(2R)结构来实现其空间运动。针对振动筛结构特点对筛框的运动方程进行推导,并采用动力学软件对振动筛进行仿真计算。分析激振器转速和阻尼比对振动筛振幅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物料质量对振动筛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三自由度混联振动筛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用一种独特的试验装置,首次较为准确地测出了油膜负压及其极限值,初步解决了表面形貌润滑效应领域里多年来有争议的“悬案”,从而揭示了粗糙表面油膜承载的重要机理,为进一步研究表面形貌的润滑效应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晶体的位错结构出发,研究了电场对纯铝在480℃变形时的作用机理;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材料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加电场可以降低纯铝高温变形时的屈服强度和塑性变形的流变应力,降低了变形时晶粒内的位错密度;同时外加电场有效地抑制了变形时空洞的形成,提高了断裂伸长率;施加匀强电场的强度和极性对于纯铝高温变形过程中位错运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
平纹织物复合材料横向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平纹织物复合材料的横向拉压试验, 分析了产生各种破坏现象的微观机理。横向压缩过程中,在与水平面成45°方向剪切破坏的同时还出现层间裂纹。由于两个方向上纱线的弯曲程度不同, 破坏形式有很大差异, 不同自由边处的纱线界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剪切破坏, 并表现出不同的边缘效应。借助显微镜观察和基于代表体积单元的数值模拟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 发现高度不均匀的内部波纹纱线结构在横向压缩下产生的层间剪切应力是出现横向裂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错置双柱式桥墩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存在,错置双柱式圆柱三维绕流以及水流力特征值得深入研究。该文采用ANSYS 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考虑自由液面影响,对典型等直径45°错置双柱桥墩在不同柱间间距下的三维流场以及水流力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柱间间距为2D时,两柱后漩涡沿顺流方向拉伸严重,Z1柱处漩涡规律性脱落不明显,Z2柱后有漩涡规律脱落,且Z2柱阻力均值、阻力振幅及升力振幅均大于Z1柱;Z1柱周向自由液面高度变化较小,Z2柱周向自由液面分布近似关于沿顺流方向过Z2柱心的直线对称,Z2柱两侧自由液面高度也会随漩涡结构的发展而出现波动。Z1柱周向压强分布波动较小,Z2除受底部边界及自由液面影响较大的截面外,各截面压强波动也较小。文章还进一步研究了L/D增大后,各柱阻力系数、升力系数、漩涡脱落频率和斯特劳哈尔数等水流力参数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