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文应用金属断裂力学理论对PbS红外探测器电极脱金现象进行了假定,用金相显微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发现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很吻合,得出被检验的PbS器件电极脱金是人为因素造成,并不是电极金层的自然剥落。  相似文献   
3.
4.
电子工业部红外专业情报网于1983年10月在西安进行了主题内容为红外探测器质量控制的交流会。会上进行了报告交流和坐谈会,与会代表一致反映较好,体现了工厂、研究所、学校和用户间的结合。根据会议推荐,本期发表了八篇会议交流报告。  相似文献   
5.
周伯勋  冯浩 《红外技术》1998,20(2):13-17
热力学的三个热电效应,奠定了近代高效红外探测器致冷技术的理论基础。本文对多种致冷型与非致冷型空空导弹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阐述了致冷探测器在空空导弹中的应用,以及对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电子计算机在武器装备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出21世纪初的武器装备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高技术,未来战争模式是以争夺信息占有权为主的信息战,计算机技术已成为武器装备和战争战斗力的倍增器。  相似文献   
7.
激光制导技术在航空武器装备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伯勋 《电子器件》1998,21(4):274-280
激光制导技术在航空武器装备中的应用,它不仅提高了航空武器的制导精度,分辨率、抗干扰能力、隐蔽性和夜战能力,而且深刻改变着空战的方式,扩展了空战的时域、频域的空域。本文论述了激光制导武器是现代和未来战争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提出了21世纪初激光制导航空武器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联氨法和柯达法工艺是硫化铅(PbS)红外探测器两种生产工艺方法。目前,在战术导弹制导和引爆系统中被广泛采用。用柯达法(Kodak)工艺生产的RG004型PbS红外探测器,在航空2号导弹引信中使用已有20多年历史。该工艺具有技术比较成熟,生产容易实现等特点,但性能稳定性较差。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新型空空导弹的研制成功,对红外高技术产品的性能,从环境试验、存贮试验到寿命可靠性试验等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浅谈剔除产品早期失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进行剔除产品早期失效工作的必要性,提出了三种有效方法:(1)加强电子元器件的二次筛选;(2)加强环境应力筛选试验;(3)进行早期“磨合”试验。  相似文献   
10.
概述世界上三代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的发展;简介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对我国发展这种导弹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