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3篇
无线电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给出了伞型导体消雷器在雷云电场作用下(静态模型)的电场分布计算结果,详细分析了消雷器各项结构参数如消雷器针根数,直径、长度、塔高等参数对场分布以及消雷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电气产品均应按标准进行干扰和抗干扰两项指标的测试,并应达到标准规定的阈值。为了不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试验要在可控的电磁环境下进行,干扰及抗干扰测试均要在特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通常是在屏蔽室或电波暗室内,试验方法中进行设备布置均应严格遵照EMC标准进行。试验的技术规定非常严格,必须经国家认可的权威单位(如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上海电动工具所、上海海军电磁兼容测试中心等)进行。下面将简要介绍的16个试验项目,分为电磁发射(EMI)和电磁抗干扰EMS两大类。每一类试验又根据耦合方式的不同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  相似文献   
3.
电磁干扰的预防(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事实表明,许多电器产品往往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才发现电磁干扰问题,而此时再设法去解决则经费很大。因此,电器产品尤其是复杂的系统,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电磁干扰的预防问题,为此投入的费用虽然较高,但今后因电磁干扰产生问题的概率较小。电器产品电磁干扰的预防和初期设计经费投入最小的关键,是必须对电磁干扰的源头、传播途径和耦合方法有清楚的认识[1]。1 干扰源的预防完全消除干扰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削弱干扰源的干扰强度。电气设备内部各种载流导线所产生的磁场是不可避免的干扰源。但如果将载流体采取如图1所示的对…  相似文献   
4.
高压电极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用优化模拟电荷法与增量方程,{△E}=[C]{△Q}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压电极的形状作优化计算,使电极表面的电场强度按给定的目标场强来分布。对1000kV无晕试验变压器及2250kV工频串激变压器的屏蔽罩进行了计算,使沿电极表面的最大场强值与平均值之比分别由原来的1.24,1.28降至1.01,1.04,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高压电极形状进行优化设计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1 抗扰度测试的基本原理抗扰性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对受试品(以下简称EUT)施加能代表EUT工作时所处电磁环境的抗扰性试验信号或同时施加有用试验信号),观察该信号对EUT的干扰效应是否达到某一规定水平。图1为抗扰性试验基本原理。抗扰度试验前要明确试验等级(4~6级),不同试验、不同等级有不同的技术参数。抗扰性判别的方法可以是通过对图像或声音的感觉来判断,或用测量限值来判断,其判断准则是针对EUT应有性能为对象的,一般分为4级:(1)没有降低;(2)明显降低但可能自行恢复;(3)严重降低,要干预或系统…  相似文献   
6.
1 单体的仿真技术通过实践,在对电磁干扰的产生和传输特性的认识基础上,虽然已有较全面的理解,但最终都还是依靠试验来作判断,由于建设测试条件的巨大投资和时间、人力的耗费,电磁场的仿真技术有它的优势。图1示出一微波站内,当塔顶遭雷击时,在其附近建筑物内磁场强度的分布情况。图2为客车顶部天线接收信号时车体表面的电流分布情况,它们对客车通信和人体安全的预防均有参考价值。图3为平面场内飞机表面的电流分布情况。进一步可以计算具有各种开口(实体)时的电流分图1 微波站内铁塔遭受雷击时,附近建筑物内的磁场强度分…  相似文献   
7.
使用FDTD进行屏蔽盒的屏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 (FDTD)屏蔽盒的屏蔽效果进行了分析。吸收边界采用 Mur.二阶吸收边界条件。对一个盒壁上带开孔的屏蔽盒的几种设计布置的计算和对一个实际屏蔽盒的屏蔽系数的计算结果证明 FDTD计算屏蔽系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高层建筑遭受雷击时感应电场的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了高层建筑物遭受雷击时楼内感应电场的计算方法 ,分析了楼内感应电场的分布规律 ,为高层建筑物内微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电磁干扰的预防(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图1 仪器内等电位连接结构示意图1——模拟部分:星形等位连接;2——数字部分:网状等位连接;3——功率部分:星形等位连接;4——共同的等位连接点;5——供电部分5 等电位连接70年代前设计时采用“3地”方式,即防雷接地、电源接地、信号接地3个系统,从接地引线到接地装置都互不相连,有关标准规定两接地点间必须相隔5~20m的距离,在许多场合无法实现,即使按规定执行,曾运行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70年代以后,将与电子设备关系不大的防雷接地和电源接地采用共同接地装置,而电子设备仍独立接地,于是便…  相似文献   
10.
介绍用广义最小余数(GMRES)法求解由边界元法、矩量法等解电磁场边值问题时遇到的非对称或对称非正定矩阵方程的迭代方法。实例证明对1050阶的满阵,它所用的解方程的时间是Gaus消去法的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