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2024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信息资源价值实现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中心任务。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通过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体现档案工作的意义。目前影响档案信息资源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有认识不足、实现程度有限、人员队伍素质和管理条件不高等,解决问题需要从源头治理、营造氛围、革新方式、充分挖潜、抓住关键、创新管理等方面入手,以充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碳离子辐照诱变产生的甜高粱M2代幼苗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凯勒"种子经不同剂量(0、10Gy、30Gy、50Gy、80Gy)80MeV/u碳离子注入后,其M2代幼苗对40℃高温胁迫作出了不同的响应:株高、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大,相对低剂量(10Gy、30Gy)碳离子处理使M2代幼苗生物量高于对照CK(0Gy)和高剂量(50Gy、80Gy)处理,同时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来看,30Gy碳离子辐射处理组MDA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提高了M2代幼苗的高温抗性.  相似文献   
3.
离子束生物技术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束作为一种新兴诱变源,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作物的诱变育种。离子束生物技术为玉米品种的改良和种质资源的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推动了玉米育种事业的长足发展。本文阐述了离子束的特点、诱变机理以及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利斌 《硅谷》2008,(14):146-146
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同时,综合国力的较量愈加突出,社会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科技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对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所以笔者针对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学校的课堂化学教学,可以为以后的化学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所以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就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5.
12C6+重离子辐照大葱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0Gy、90Gy和180Gy 12C6 重离子辐照处理大葱干种子,研究了它对大葱的生物学效应.经过不同剂量12C6 重离子照射过的大葱,幼苗发芽率、株高等表型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呈现明显的"抛物线"趋势.适量的12C6 重离子照射(30Gy)能提高大葱发芽率和抗旱、抗倒伏能力,促进生长发育.重离子辐照能有效地诱导大葱根尖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畸变形成,180Gy处理的大葱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最高达到9.09%和10.03%.本实验为大葱的重离子辐照育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中能碳离子束对甜高高粱品种BJ0601和BJ0602进行了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以期选育出生物学产量高、汁液糖锤度高及抗逆性强的品种。当代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甜高梁在田间的存活曲线均呈“类马鞍型”,随着剂量的增加,其存活率先降后升再下降;(2)随着辐照剂量的变化,其茎秆亩产量、糖锤度和对照相比,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经过碳离子束辐照,出现了株高、单秆重、糖锤度高、早熟、茎粗等突变类型,为进一步的品种选育和诱变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X射线(电子束能量8MeV)及9MeV电子束对两个品系(Mauve and Indikon)的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hta)组培苗叶片外植体进行辐照处理,研究其组织增殖、芽分化及叶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40Gy的X射线照射能使Mauve及Indikon的外植体新鲜组织增殖倍数为27.3和26.3,相同剂量的电子束照射抑制组织增殖能力不如X射线照射,增殖倍数为49.7和27.4。低于20Gy的X射线和电子束照射诱发非洲紫罗兰叶片外植体增殖变化的规律不同于剂量高于20Gy的照射,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100Gy的电子束辐照处理使Mauve及Indikon的芽形成率降为3.7%和11.3%,而100Gy的X射线辐照处理其芽形成率分别为7.5%和64.1%。就Mauve而言,60Gy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后畸形小苗百分比高达22.2%,相同剂量的X射线辐照处理后为14.8%;而对于Indikon,40Gy的电子束辐照可使畸形小苗百分比升至35.2%,该剂量条件下x射线的百分比仅为5.8%。因此,本研究发现非洲紫罗兰叶片的电子束辐照的诱变效果要优于X射线辐照。电子束辐照非洲紫罗兰Mauve及Indikon叶片组织的推荐最佳诱变剂量为40—60Gy。  相似文献   
8.
大丽花经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80MeV/u12C6+离子束辐照后产生矮化突变体,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RAPD)DNA技术对野生型和突变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用的25条引物中,1.80×10^8/cm2剂量辐照后有18条引物扩增出现多态性片断,扩增条带多态率19.57%;1.08×10^8/cm2剂量辐照后仅有6条引物扩增出现多态性片断,扩增条带多态率5.76%。用]accard公式对扩增产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剂量c6+辐照后与对照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65和0.92。高剂量辐射后DNA易发生突变,在品种改良和诱变育种中相对较高剂量的选择可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比较研究了 89.63 MeV/u 的碳离子束和 6 MeV 的 X 射线照射 Lewis 肺癌细胞所致的细胞克隆存活和DNA 损伤效应,以探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细胞辐射敏感性及重离子束治疗肿瘤的优势.结果表明,在 10%细胞存活水平上碳离子束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RBE)值达到1.77.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损伤 DNA 尾部百分含量(Tail DNA,TD)和Olive尾矩(Olive tail moment,OTM)的剂量效应曲线表明,X射线的剂量效应曲线为线性,而碳离子束诱导出-个包含线性和指数项的双阶段效应曲线.碳离子束辐照剂量大于8 Gy后TD和OTM都存在饱和效应.在2 Cy的剂量点,高传能线密度(LET)碳离子束比X射线产生更低的存活分数和更高的初始 OTM.本研究提示:在Lewis肺癌细胞中,碳离子束照射比x射线产生更为强烈的细胞致死和DNA损伤效应,可使肿瘤治疗具有更高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隔离的数据库同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了在网络隔离环境下实现数据安全与交换的工作原理,通过采用JDBC数据库访问技术、触发器法和影子表法的变化捕获技术、XML文件数据交换技术与SQL语句还原技术等,实现了不同网络间的数据库同步,使处于不同网络域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即在可信网络与非可信网络间实现同构或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一致性,并确保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同时,根据工作原理对该数据库同步系统性能做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