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4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配网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通常通过带电检测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以便于日常维护。传统检测系统需要大量的布线,不仅实现过程复杂,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配网带电远程智能检测系统。给出系统总体设计,选用具有良好一次电光效应特性的铌酸锂晶体设计了无源集成的光电电压传感单元以及使用该单元的非接触式过电压监测传感器,通过相位合成完成分相检测,实现准确判断、显示全带电或缺相带电状态。利用单片机自动实现电磁闭锁,采用点阵图形式的LCD对检测结果进行显示,通过89C51单片机内集成的串行端口实现远程通信,将配网供电状态反馈至上位机,完成配电网带电的远程检测。软件设计中,给出了系统软件开发平台,详细介绍了信号采集的源代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达到了较高的检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甚低频磁天线在闪电定位网中应用的问题,介绍了甚低频磁天线的电路设计和标定方法,通过对磁场变化测量的理论分析,设计了合理的实验。利用冲击平台模拟自然闪电发生时产生的磁场变化,来检测甚低频磁天线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采用自主研制的磁天线对南京地区产生的一次雷暴过程进行测量。得出:在南京地区2016年8月2日观测到的1004次回击波形中,其中上升沿持续时间在1~10μs,大部分主要集中在1~4μs(72.2%)之间,连续电流的平均持续时间为3.35μs;将反演运算得到的波形与实测波形、定位结果与江苏省闪电定位系统的结果分别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技术上的先进性,这对甚低频磁天线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昆明供电局选取五华分局作为南方电网公司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试点单位,从201 1年5月中旬开始,经过一年零六个月的施工建设,昆明供电局配网自动化系统于2012年11月12日起正式启用。试点运行成效显著1 18条10千伏线路和18座配电站实现了配网自动化管理。第1期,昆明供电局针对五华分局的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主要是改造配电设备以及配置相应的配电终端设备,使相关的监控点达到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要求。同时,在该分局配置管理工作站,分局运行人员完成管辖范围内的配网设备参数录入、图形绘制、遥控命令  相似文献   
4.
雷电回击模型是雷电电磁场研究领域的重要环节,为了能够更深层次的研究雷电电磁场,着重介绍了雷电回击模型中的工程模型,并结合目前电磁兼容领域应用最广泛的通道电流随高度变化呈指数衰减(MTLE),选取Heidler函数为雷电回击通道底部电流波形,运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改变模型中的参数,观察仿真波形,总结MTLE模型的特点及雷电回击通道电流的影响因子,有助于雷电防护事业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摘要: 配网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通常通过带电检测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以便于日常维护。传统检测系统需要大量的布线,不仅实现过程复杂,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配网带电远程智能检测系统。给出系统总体设计,选用具有良好一次电光效应特性的铌酸锂晶体设计了无源集成的光电电压传感单元以及使用该单元的非接触式过电压监测传感器,通过相位合成完成分相检测,实现准确判断、显示全带电或缺相带电状态。利用单片机自动实现电磁闭锁,采用点阵图形式的LCD对检测结果进行显示,通过89C51单片机内集成的串行端口实现远程通信,将配网供电状态反馈至上位机,完成配电网带电的远程检测。软件设计中,给出了系统软件开发平台,详细介绍了信号采集的源代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达到了较高的检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雷电流数学模型的选择及仿真分析,对感应雷过电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目前感应雷过电压研究领域应用广泛的双指数函数模型,Heidler函数模型,脉冲函数模型3个函数模型,从雷电流的全波、波头两个方面做仿真分析,一阶导数做理论分析,并引入更加精确的双Heidler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4种模型各自的优缺点,说明双Heidler模型的精确性及可行性,有助于雷电流模型的选择及感应雷过电压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智能配电网保护控制依赖于信息共享,其信息传输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规范,然而目前发布的IEC 61580标准尚未涵盖智能配电保护控制领域,为实现配电网保护控制智能装置的互操作,满足互操作的通信需求,文章对IEC61850应用于智能配电网保护控制的数据模型、通信服务映射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对逻辑节点,逻辑设备以及服务器进行搭建,然后,根据配电网保护控制的信息流交互关系确定其报文服务模型,构建基于IEC 61850的智能配电网保护控制通信模型,对实现智能配电网保护控制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解析算法来计算远距离地闪回击电磁场.基于W.Sollfery的远距离理想电磁场衰减算法和Wait的近距离电磁场衰减算法,将W.Sollfery提出的曲率衰减因子与Wait提出的电导率衰减因子糅合在一起,利用理想场对两个衰减因子进行两次卷积得到实际衰减电磁场,以此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模型对本文的算法进行了评估:对于衰减电场的计算,在1 500 km范围内相对误差不超过7%;在计算磁场衰减时,计算距离越远,精度越差,距离为1 000 km时误差已达到15%.最后绘制了相对误差曲线,便于人们在考虑的误差范围内选择是否采用本文算法来简化计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