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无线电   1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敬海  张征  彭少富 《电信科学》2019,35(11):75-83
介绍了新型多播技术位—索引显式复制(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BIER)的原理与优势,并将其与传统多播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指出BIER技术是未来网络演进的重要选择。同时通过原型系统的介绍,详细分析BIER的可实施性、现网演进能力等。并相信在SDN演进趋势下,BIER技术是可控多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将通用对象请求代理结构应用于光纤传输网络的管理系统,定义了光纤传输网络相关的通用对象类及远程光纤测量系统的接口,给出了远程光纤测量系统与光纤传输设备管理系统的互连和互操作、并集成为光纤传输网络专业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和结构,以期与其它专业管理系统互连和互操作,进而建立综合的电信管理网络。  相似文献   
3.
波分复用全光网络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波分复用全光网络路由和波长分配(RWA)实现过程的不同把算法划分为两大类;路由和波长分配分解法和路由和波长分配并行法。对这两类分别讨论了动态和静态RWA算法。  相似文献   
4.
时间敏感网络(TSN)和确定性网络(DetNet)是确定性网络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产业界还缺少这两种技术在大规模联合组网方面的研究。在OMNeT++仿真平台基于时隙调度实现了TSN和DetNet联合组网的确定性转发,并打通了控制器和仿真系统的通道,实现了转控协同的确定性仿真网络。重点介绍了对于仿真系统的改造,以及基于此的大规模跨域场景下确定性业务的端到端时延和抖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规模跨域场景下,时隙调度的机制可以提供端到端的确定性业务保障。  相似文献   
5.
传统以太网双归保护是一种由一个以太网节点通过主备两条链路连接到另外一个网络区域的组网和保护技术,提高了以太网的可靠性,但是不能适应电信级以太网的分布式组网和新技术高可靠性要求。本文阐述了基于分布式的电信级以太网双归保护技术,研究了该技术的组网模型、保护倒换、恢复切换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TINA—新一代电信网络体系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新的网络体系结构TINA,中对其体系结构中的4个子集:计算、业务、网络、管理体系结构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将其与TMN和IN作了粗略比较。  相似文献   
7.
李宗辉  杨思琪  喻敬海  邓仰东  万海 《软件学报》2022,33(11):4334-4355
时间敏感网络是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转型升级的重要研究方向,确定性传输技术是时间敏感网络面向工业控制支撑确定性实时传输需求的核心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控制面的时间触发调度技术、转发面的混合传输技术以及确定性时延分析技术.调研了近年来时间敏感网络中确定性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总结,首先介绍了时间敏感网络不同种类业务流的流量模型;然后基于该流量模型,介绍了控制面的时间触发调度模型、研究现状及其挑战,介绍了转发面时间敏感网络交换机的体系结构、多业务流混合传输策略以及当前方案的不足与改进方向;接着,对整个时间敏感网络的时延模型进行建模分析,介绍基于网络微积分的确定性时延分析技术、研究现状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最后,总结时间敏感网络确定性传输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波分复用的全光网络(AON)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光网络。它通过波长路由为用户提供一个透明的光路,因此带来了许多安全性问题,光纤、光纤放大器和波长选择开关是全光网络中最的网络构成单元,袭击者往往根据它们的弱点进行业务干扰和分光窃取信号。在检查网络安全方案中一般采取预防、检测和响应3种措施,可以弥补全光网络的安全脆弱性,使之更健全、更稳固。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将通用对象请求代理结构应用于光纤传输网络的管理系统,定义了光纤传输网络相关的通用对象类及远程光纤测量系统的接口,给出了远程光纤测量系统与光纤传输设备管理系统的互连和互操作、并集成为光纤传输网络专业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和结构,以期与其它专业管理系统互连和互操作,进而建立综合的电信管理网络。  相似文献   
10.
城域以太网论坛(MEF)提出了电信级以太网(CE)的概念,以改进以太网技术并使之成为下一代网络(NGN)传输汇聚层的解决方案。运营商骨干网传输(PBT)技术是对早期以太网技术进行增强以及改进的产物,是一种有前途的新版CE实现技术和标准。通过研究与PBT有关的技术、PBT网络结构、PBT作为传输汇聚层解决方案的优势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虽然PBT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但在NGN中PBT将是传输汇聚层的优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