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尖晶石型Li4Ti5O12因其在循环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优良的快速充电性能,成为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较完备的介绍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型Li4Ti5O12的国内外研究制备方法,通过比较,详细描述了各方法存在问题及优缺点,给出了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对尖晶石型Li4Ti5O12作为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使用Li4Ti5O12负极材料的电池最有可能作为HEV动力电池率先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粉煤灰掺量、细度和Na2SO4掺量对水泥胶砂试块抗折、抗压强度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对水泥胶砂试块的7d抗折、抗压强度影响最显著;粉煤灰掺量和粉煤灰细度对28d抗折、抗压强度影响都比较显著;而Na2SO4掺量对7、28d抗折、抗压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3V2(PO4)3因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成为目前倍受关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介绍了单斜结构磷酸钒锂[α-Li3V2(PO4)3]的结构及充放电机理,概述了几种主要的制备Li3V2(PO4)3方法,包括了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微波法。同时阐述了几种主要方法用来对Li3V2(PO4)3电化学性能进行改性研究,对该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牛龙飞  蒋一岚  苗心向  姚彩珍  吕海兵  周国瑞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12):20210117-1-20210117-7
针对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反射镜表面的颗粒引起的损伤问题,分别进行离线实验和在线实验,采用风刀及暗场成像系统相结合研究表面颗粒去除率。研究结果表明:当风刀偏转角度为0°且风刀距离大口径反射镜镜面10 mm时,对灰尘颗粒的去除效果最好,可达96.5%,而对相同尺寸的Al2O3颗粒和Fe颗粒效果次之,对SiO2颗粒效果最差,在线平均去除率可达84.9%。通过对反射镜表面颗粒污染物的在线沉积规律研究表明采用风刀吹扫技术一周洁净一次可实现反射镜表面长期洁净,该技术可推广至大口径高能激光装置及未来超大型高功率激光装置中。  相似文献   
5.
共沉淀法合成Li_4Ti_5O_(12)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丁酯和乙酸锂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尖晶石型Li4Ti5O12。采用XRD对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状态进行了表征,对该类材料组装的模拟电池进行了电循环性能测试,并分析了Li4Ti5O12作为电极材料的电性能。结果表明:锂钛原子比为0.83、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17 h时,合成的产物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在室温及0.1 C倍率下,Li4Ti5O12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8 mA.h/g,循环40次未见明显衰减。  相似文献   
6.
蒸压反应—低温煅烧提取粉煤灰中氧化铝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高铝粉煤灰与石灰在蒸压反应一低温煅烧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利用XRD测定了在不同工艺条件下以石灰和高铝粉煤灰为原料,加水混合后在不同温度下蒸压反应后材料体系中物相的形成,以及在700℃和900℃煅烧后材料体系中的物相变化。结果表明,高铝粉煤灰与石灰在100—180℃蒸压反应条件下,生成了水合硅铝酸盐Ca3Al2(SiO4)(OH)8,在700℃和900℃煅烧后材料中即可形成七铝酸十二钙和硅酸二钙,实现粉煤灰中氧化硅和氧化铝的分离,这种工艺对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离子共放电沉积法制备Zn-Bi复合镀层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i可以有效地抑制电镀过程中Zn晶粒的生长,有利于镀层晶粒的细化,从而使得Zn-Bi复合镀层与纯锌镀层相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该方法制备的Zn-Bi复合镀层,其显微硬度是纯锌镀层的2倍,同时具有更高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8.
尖晶石型Li_4Ti_5O_(1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鹏  姚彩珍  陆晓挺 《应用化工》2010,39(2):254-257
尖晶石型Li4Ti5O12因其在循环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优良的快速充电性能,成为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较完备的介绍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型Li4Ti5O12的国内外研究制备方法,通过比较,详细描述了各方法存在问题及优缺点,给出了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对尖晶石型Li4Ti5O12作为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使用Li4Ti5O12负极材料的电池最有可能作为HEV动力电池率先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仲钼酸铵[(NH4)6Mo7O24.4H2O]饱和溶液和硝酸为原料,在水热反应釜中,利用水热反应法制备了三氧化钼纳米纤维.结果表明,当溶液酸度系数大于15,水热处理温度大于150℃,水热处理时间大于20h,所合成的三氧化钼纳米纤维直径为50~200nm,长度大于20μm.通过SEM,HRTEM,XRD,FSEM对合成的三氧化钼纳米纤维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富勒烯结构二硫化钼纳米粒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oO3和S粉为原料,高纯氩气为载气和反应气氛,在石英管反应器中,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富勒烯结构MoS2纳米粒子,用XRD对产品的成分进行测量,SEM观察产品的整体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900℃下,通氩气1 cm3/min,保温8 h,制备了平均粒径在250 nm左右的高纯富勒烯结构MoS2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