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20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下游河道萎缩致灾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基于水力学原理,结合实体模型试验及原型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黄河下游河道萎缩的概念、致灾效应和致灾机理。分析表明,河道萎缩是造床过程中河道排洪输沙功能衰退的一种演变现象,其致灾效应是使洪水涨率增大,同流量下洪水水位不断抬升。致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畸型河势增加、工程险情增多、直接造成工程损失及滩区经济损失等。试验研究揭示,主河槽宽度缩窄造成洪水水位涨幅增大,河底平均高程抬升和过水断面面积减小造成洪水水位起涨的基准面抬升是河道萎缩致灾的主要原因。河道萎缩致灾效应的大小与萎缩模式有关,其中以“集中淤槽”模式所形成的致灾效应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3.
黄河内蒙古河段冲淤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测断面资料、来沙量资料和同流量水位的变化等,对黄河内蒙古河段的冲淤量分别进行了估算,其结果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表明,1986-2004年内蒙古三盛公—头道拐河段年均淤积量为0.616亿t是基本可靠的,而主槽的淤积量占全断面的80%以上。总体看,这一数值可以反映1986年龙羊峡水库运用以来内蒙古河道的淤积情况。  相似文献   
4.
黄河内蒙古河段河床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针对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河槽淤积萎缩严重,防洪、防凌形势严峻的状况,从不同方面综合分析了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河床冲淤演变特征.通过同流量水位变化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水沙条件下各河段主槽冲淤变化,总体具有汛期冲刷非汛期淤积的特点,而汛期冲淤变化取决于洪水期的变化;依据输沙量法分析了内蒙古河段冲淤变化特点,进一步指出了不同河段淤积的原因;从不同时段河床形态的调整,揭示了河床冲淤随水沙变化而调整的规律;指出了不利的水沙条件是内蒙古河段主槽淤积萎缩、排洪能力大幅度降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护岸式透水桩坝缓流落淤效果及桩部冲刷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河工动床模型试验,结合理论分析,对护岸式透水桩坝应用于黄河的缓流落淤效果及桩柱附近局部冲刷过程进行了研究。认识到影响透水桩坝缓流落淤效果的因素、坝后滩地淤积形态及过程、透水桩坝坝前的局部冲刷过程及形态,以及桩柱坝后的冲刷形态。  相似文献   
6.
利用桃汛洪水降低潼关高程原型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6年利用并优化桃汛洪水降低潼关高程原型试验的过程,指出其试验效果主要有:①使潼关高程冲刷下降0.2m;②减少了万家寨水库的淤积,改善了水库的淤积形态;③实现了天桥水库的冲刷;④基本实现了小北干流河段全程冲刷;⑤改善了三门峡水库淤积部位。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体模型对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水位和水沙条件组合的5组方案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水沙条件和不同运用水位对库区冲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降低坝前水位可以调整库区淤积部位,有利于库区的冲刷和降低潼关高程,但有利的水沙条件对库区河道的冲刷和降低潼关高程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清水下泄期河道断面形态的调整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文艺  常温花  夏修杰 《水利学报》2003,34(10):0075-0080
为预测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断面形态调整趋势,以1960~1964年三门峡水库清水下泄期定位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清水下泄过程中黄河下游游荡性典型河段河势变化趋势、河道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过程及其模式。研究表明,若缺乏较完善的整治工程体系的约束,尽管在上游水库建成运用后的清水下泄初期,河势会趋于相对归顺,但冲刷后期将会出现明显的坐湾摆动现象,游荡性并不能改变;横断面调整过程的模式基本上为“下切+展宽—下切—下切+局部河段展宽”;为利于河槽形成窄深断面,上游水库下泄流量不宜过小且历时不能过长,同时,流量变幅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9.
黄河内蒙古河段主槽萎缩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黄河内蒙古河段1960—2006年典型断面输沙量资料的分析表明,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淤积主要源自其支流十大孔兑洪水的影响。1969—1986年汛期来水虽较前期减少约20%,但由于来沙减少达54%,故河床淤积量不大;1987年以后,由于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的调蓄运用,造成该河段汛期水量和洪峰流量减小,使得区间来沙对内蒙古河段淤积的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要改变内蒙古河段主槽萎缩趋势,一方面要保障其洪水量级尽可能达到1 500~2 000m3/s以上,另一方面要加强该区间重点产沙区的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可燃冰储量惊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燃冰球”外形似冰 ,实为低碳烃 (主要为甲烷 )水合物 ,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分子与低碳烃分子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冰状的物体 ,在常温、常压下会分解成水与低碳烃。长期以来 ,科学界认为亚热带地区的我国南海海域不可能存在“可燃冰”。然而不久前 ,我国科学家利用地震波探测海底地表反射 ,经初步判定 ,南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带 ,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专家指出 ,在高压下 ,天然气和水在 2~ 5℃以上也可以形成水合物 ,而南海海底 60 0~ 2 0 0 0 m以下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适合“可燃冰”的生成。除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