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无线电   1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地面数字电视(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的国家.并于2012年全面完成了地面数字电视的转换工作,从此结束了将近76年的模拟电视广播历史。英国的DTT转换工作是相当成功的,从服务内容上来说,利用6个数字频点,实现60套电视节目和30套广播节目的覆盖,有效人口覆盖率达到98%以上,而原先模拟电视只能提供5套标准清晰度的节目。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铁电视应急广播需求,设计了在地面数字电视复用流中灵活插入字幕信息的系统,结合基于RFID的定位系统,能够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和指定地铁电视显示屏上呈现滚动字幕、分组字幕和全屏字幕。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道优势,具有建设成本低,响应速度快等特点,成为城市应急广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无线数字广播信号在盲区内的覆盖问题,通常采用补点转播机(Gap Filler)加定向天线的覆盖方式,但在地铁及隧道内不适合采用该方式.因此,要实现数字广播信号在这类狭长形地下场所的有效覆盖,建议采用与移动通信系统共缆传输的方式.本文主要通过上海某地铁隧道内的覆盖实例来介绍基于泄漏电缆的数字广播信号覆盖试验系统,同时提出了共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参数选择,并对系统的实际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也就是NGB)这一宏伟目标是由国家广电总局在全球信息化浪潮、国家三网融合政策提出等背景下提出的;建设可同时传输数字和模拟信号的、具备双向交互、组播、推送播存和广播4种工作模式的、可管可控可信的、全程全网的宽带交互式NGB.NGB-W是NGB的无线部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总结上海地区近十年的地面数字电视的网络建设经验,分析复杂城市环境下地面数字电视的组网需求,重点研究单频网网络特性,分析并总结影响单频网性能的主要因素,结合先进的数字电视规划软件仿真技术,进行网络仿真、网络验证、网络分析、时延优化、网络扩容等综合研究与应用,提出了一种符合复杂城市地面数字电视组网需求的网络规划方法,为解决各地广电运营商网络规划问题提供先进、科学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广播电视业务开始遭受猛烈冲击,而用户观看视频习惯的改变,也对传统广播电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以上原因,融合了互联网新技术,能够实现双向互动功能的NGB-W技术应运而生,为地面电视开拓出了全新的发展前景。针对地面电视提出一种结合NGB-W和HBBTV技术的应用方案,在详细介绍该方案技术架构的基础上,对基于这种架构的地面电视运营思路及各种商业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逐步跨入数字化时代,尤其在无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领域出现了许多业务形态,如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这些业务对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三网融合”的发展大趋势下,无线广播电视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需求,不仅要建设室外覆盖网,还要投入建设室内信号覆盖网,例如地铁沿线隧道的覆盖系统只能依赖于泄漏电缆,  相似文献   
8.
当前处于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黄金时期.按照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我国将完成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的建设,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12万km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200km/h及以上。高铁建设明确提出了引入广播电视信号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隧道内数字电视信号覆盖方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隧道内数字电视信号的覆盖问题,可以采用天线方式和泄漏电缆方式,文中对这两种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比较,并介绍了两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0.
手机电视T-DMB在L波段的覆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在上海开展手机电视业务,选用L波段在上海市区进行T-DMB标准的覆盖试验。在无线信号覆盖上海市区的单频网建设初步完成后,又对相应的覆盖情况进行了路况测试,并且使用CCIR模型对覆盖场强进行了估算,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在建筑物密集的城市,用CCIR模型预测L波段覆盖特性是有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确认,两个发射点可以完成上海市区80%的室外覆盖,通过CCIR模型对上海特大型城市的L波段的覆盖进行预测,其对今后L波段覆盖网络的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