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智能光网络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从ASON节点设备技术的角度,介绍了ASON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并对实现智能光网络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智能光网络目前标准化工作的进展以及今后的演进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指出智能光网络将从经济上和技术上为网络和网络运营商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介绍我们研制的多路FM-SCM(调频副载波复用)光波系统及其性能,讨论了SCM光波系统的噪声。该系统主要可用于多路CATV光纤传输。采用F-P腔LD和PIN-FET接收组件,通过系统优化,实现了接收端输出电视图象信号SNR>55dB。  相似文献   
3.
G.655光纤DWDM系统的DCF色散补偿方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NRZ-DPSK和NRZ-DQPSK G.655光纤40Gb/s DWDM通信系统中预补偿和逐段补偿两种色散补偿方案.通过仿真对比了这两种方案的色散性能和非线性性能,得出预补偿方案优于逐段补偿方案.在未来50GHz通道间隔40Gb/s DWDM系统中,采用预补偿能获得更好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4.
智能业务光网络的发展演进及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智能业务光网络发展演进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对演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业务光网络的平台结构框架,并基于功能分割对业务光网络的功能框架进行了构建,对业务光网络业务层功能元件进行了提取和分析,给出了一种业务层面功能向网络技术层面功能映射的思路,对业务光网络的体系架构的研究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新一代业务光网络演进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业务为核心对业务光网络的功能分层进行了明确,提出了业务光网络参考模型,构建了业务光网络功能框架,给出了基于智能光网络的业务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多粒度多业务环境对智能光网传送平面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光电光结构和全光结构的传送平面的实现技术,提出了一种适合WDM网络的传送平面结构。  相似文献   
7.
基于GMPLS的光网络保护和恢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用MPLS(GMPLS)是MPLS向光网络扩展的必然产物,它提供了网络拓扑和资源发现以及连接配制等基本的功能。本文提出了基于GMPLS的网络故障恢复机制,包括其实现过程以及相关的信令消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DWDM系统中XPM和FWM效应随信道间距变化的关系,并提出了大容量长距离DWDM系统仿真的解决方案.严格的数值计算表明,在信道间距为50GHz的DWDM系统中,当信道数大于9(SMF)和15(NZDSF)时中心信道的Q值基本不再随信道数增加而变化.这一结果对于大容量长距离DWDM系统的实验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丁薇  施社平 《通信世界》2013,(18):42-42
未来100G设备将会在系统性能、功耗及测试运维技术手段方面进一步提升,更好地满足运营商TCO降低的需要。面对骨干网巨大的传输压力,近几年100G相关标准相继发布,2011年国际主流设备商先后推出了100G DWDM骨干传输解决方案。2011年中国电信启动了100G DWDM设备研究性测试,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中国100G DWDM设备技术要求(标准);中  相似文献   
10.
An ultra long haul WDM (ULWDM) system in ZTE China is introduced in this report, whose transmission distance has been extended to 5490km, with 50GHz channel spacing in a bandwidth of 75nm in C and L bands. The structure and techniques of the commercial equipment and experiment facilities are introduced.Some important techniques - RZ modulation, distributed amplification, and automatic control--in this system are introduced. Some test results are described as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