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3篇
无线电   8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企业网使用防火墙及NAT设备的情况,以及防火墙/NAT设备对基于H.323/SIP协议的视讯通信造成的影响。通过对几种透传防火墙的方式的比较,着重介绍了全代理模式的信令处理流程及优点,以及该系统在联通"宝视通"业务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鞍钢三烧车间改造工程设计基础上,对新型节能设备进行了介绍,并阐述这些设备在降低能耗、环境保护、节约投资等方面的作用,对今后烧结工艺和设备改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邯钢一期球团生产线在大修期间技术改造的措施。通过增设一台鼓干风机,将链箅机抽风干燥Ⅰ段改为鼓风干燥段,改造辊式布料器、宽胶带给料机、煤气燃烧器等设备达到改善料层透气性,降低返矿率,降低能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多媒体业务应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如何建设电信级的公共视讯交换网,提供全国甚至全球的电信级可视通信服务,一直没有大规模组网的成功经验.中国联通自2001年开始历经两期工程的建设,使中国联通公共视讯交换网络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基于IP技术的公共视讯交换网络平台.经过2年来的商用运营,实践证明此建网思路可以满足电信运营商组建大规模商业运营网络的要求,可以灵活地向用户提供视讯、语音服务,是面向公众运营的多媒体通信业务的一次大规模成功实践,也是向NGN过渡的一次大规模成功实践.本文介绍了该工程的概况、网络结构、网络优势、技术创新,并着重介绍了为满足电信运营商大规模运营而进行的工程创新.  相似文献   
5.
以年产500万吨球团矿的工艺系统为例,通过工艺布置和设备选型两个方面,设计了一种球团铁精矿的顺流干燥系统,节省了工艺投资,降低了设备成本。  相似文献   
6.
自1996年引入以来,MPLS技术迄今已经历了9年的发展历程。虽然MPLS本身只是一项技术。并非业务。自MPLS技术提出以来。相关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MPLS已成为电信网络进一步演进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对于运营商而言。MPLS已经不是用和不用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在其之上开发新业务的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简要探讨MPLS对IP网络和业务发展的影响。首先概述MPLS市场的演进过程,然后简要介绍了基于MPLS的IP新业务,最后阐述了基于MPLS的面向业务的IP网络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项目简介: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中国联通公共视讯交换网总体技术规范”项目属于多媒体通信应用技术领域。本规范规定了中国联通公共视讯交换多媒体网络的总体框架与网络体系结构,制定了分层网络模型,并提出了端到端的技术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公共视讯交换网的总体框架与网络体系结构规范;·承载层规范:包括网络结构、网络互通、用户接入、协议、网管要求、QoS策略控制、IP地址、网络性能指标;·业务层规范:包括体系结构、信令控制层、多点交换层、媒体处理层、呼叫流程编码要求、业务层设备的…  相似文献   
8.
一.“宝视通”燎原计划简介及特点 视讯业务的发展逐渐告别“专网时代”,借助运营商网络视讯交换平台与其他用户互通已成为大势所趋。为顺应视讯业务发展需要,中国联通面向已自建视讯专网的企业集团用户推出“燎原计划”,其目的是鼓励企业集团用户的视讯专网连接到联通“宝视通”视讯交换平台上,实现与其他企业集团用户的互通,同时也使企业专网的可靠性、互通性及可扩展性得到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已构建了各自的基于H.323标准的视讯会议系统,对于面向公众运营的系统,系统应该能为有不同应用需求的用户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在各运营商建网的初期,都把用户群锁定在高端用户,按照高端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条件来设计业务。随着宽带网络的不断普及,视讯业务的市场将从仅仅面向高端用户逐步推广到低端和个人用户,视讯业务的市场将面临大的发展。面对市场需求的凸现,如何针对低端用户设计合理业务模式是运营商面临的很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企业网使用防火墙及NAT设备的情况,以及防火墙/NAT设备对基于H.323/SIP协议的视讯通信造成的影响。通过对几种透传防火墙的方式的比较,着重介绍了全代理模式的信令处理流程及优点,以及该系统在联通“宝视通”业务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