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超薄切片电镜技术,比较了包括朝鲜出血热汉坦病毒76—118株在内的来源不同的7株HFRS病毒,并与分类地位已明确的XHF病毒作了形态对比,结果表明①HFRS病毒形态多样(圆形、椭圆形、杆形、哑铃形、蝌蚪形等)、大小多变,毒粒芯核内有横纹丝结构,说明其为有囊膜、螺旋对称的多形态病毒②HFRS病毒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应用铁蛋白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间接法染色免疫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对经Vero E—6细胞从HFRS患者血清中直接分离到的二株病毒(H—8205及H—8278株)的形态作了观察。结果在细胞基质内、胞浆空泡内及细胞外查见为免疫复合物和铁蛋白颗粒或酶反应沉淀物包绕的病毒颗粒,园形或卵园形,平均直径108nm,变化范围50—156nm。颗粒有双层膜结构及表面突起,有的囊膜不连续,有小孔通过,颗粒内部为疏松的细颗粒状及微管状结构。两株病毒在形态上无差别。对照组(包括用正常人血清取代恢复期病人血清的对照)未见到类似  相似文献   
3.
取HFRSV的H8205株在Vero—E6等不同细胞中传代,制片镜检,结果表明该病毒在细胞内形态发生呈现复杂过程。粗面内质网(RER)扩张是早而明显的改变,池内可见短小管样结构,传代次数增多有此改变的RER也增多,管样结构也由单条变多条,在扩张的池内延伸,两端与膜相延续。其后RER池内外可见成束状排列的微丝及病毒前体结构—园形、双层膜、内部充以中等电子密度纤丝及细颗粒。传一定代数后,可见由核糖体样颗粒及不同发育阶段的病毒前体结构组成的包涵体,大小不一多见于胞浆边缘处,有的尚有界限膜。核旁可见有局灶性空泡病变区,间以微丝及扩张的RER,有的含有病毒前体结构。细胞  相似文献   
4.
在扫描电镜观察大多数制样采用临界点干燥法。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用HMDS法,这一新的方法的全过程,包括组织先在3.1%戊二醛溶液中固定,再用1%锇酸后固定,并进行系列乙醇脱水,HMDS干燥,再离子测射,最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我们经过对小鼠的脏器,兔的主动脉,培养细胞以及立克次氏体等样品的制备,并通过扫描电镜的观察,发现不仅在样品的表面形态,而且在微细结构方面均与临界点干燥法无明显差别。常规干燥方法,采用临界点干燥法,它需要临界点干燥仪,还需要高纯度二氧化碳。在夏季特别是室温超过30℃时,液态CO_2难于装满干燥仪的样品室。因此,在样品室加热时,CO_2液面要穿过样品,  相似文献   
5.
已发现从楝属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皮中提取的化合物川楝素(toosendanin)对动物肉毒毒素(肉素)中毒有治疗效果。并证明它是一种作用于突触前的神经肌肉传递阻遏剂。动物给川楝素后能引起神经肌肉接头(NMJ)突触小泡减少等超微结构改变。肉毒也是作用于突触前的胆碱能突触传递阻断剂。川楝素对肉毒的对抗作用,表明二者必然在NMJ发生相互作用,本实验试图用电镜观察它们在隔肌NMJ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6.
随着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对立克次体的表面结构有了新的认识。按Silverman等介绍的方法稍加改进,我们对从我国新疆地区分离出的精河株斑点热立克次体感污的鸡胚卵黄囊材料,作了钌红(ruthenium red)、免疫铁蛋白和免疫酶染色。在常规超薄切片中立克次体与宿主细胞之间为一宽窄不均的电子透亮区,而在以上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标本中则显示出了立克次体的表面结构:紧靠细胞壁外为15—20nm宽的电子透明带一微壳膜层(Microcapsular layer),最外面为能与钌红及标记抗体相结合的纤维粘液层(Slime leyer),此层厚薄变化较大,从20—250nm不等,有时呈条纹晶格状结构排列,甚至见到整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