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使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谐波对智能电能表的影响,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一台48MVA 封闭式铬铁电炉上安装了一台数据通用公司制造的64 K NOVA 830计算机。与现场的接口是计算机产品公司生产的实时接口装置(RTP)。共用了43路模拟量输入和8路16位数字量输入通道及10路模拟量输出和3路16位数字量输出通道。为了能尽快地判断炉子的运行状况和进行长期的炉况记录,对所有能获得的电参量、电极的升降和压放、气体的成分和温度及压力都进行了监测。原料的消耗量也需监测,并由计算机确定设定值。还原剂中水分的在线测量保证了准确的碳控制。交互式的操作控制台允许直接询问炉子有关参数并打印报警信息和报表。离线编程和系统控制是在另一台终端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16500kVA 硅锰合金电炉配料、上料系统中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情况。微机硬件采用 CROMEMCO 功能模板组成,单柜式结构,通过 CRT 进行人机联系。该装置可靠性高,造价低,可供商品化。应用程序模块化,易维护,易移植。报表打印清晰实用。与微机配套的电子秤、料位传感器以及机械机构等均有一定特色。采用微机控制配料、上料后,系统配料误差达1%;电炉炉况、产量、电耗、品级率都有明显改善,据统计可节电5.6%,增产9.23%,品级率提高8.17%。  相似文献   
4.
用氧化共沉淀法、均匀共沉淀法和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_(0.67)Zr_(0.33)O_2固溶体,并将经和900℃焙烧后的固溶体进行了XRD、BET、Raman、H_2-TPR和储氧量(OSC)表征。结果表明,氧化共沉淀法和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e_(0.67)Zr_(0.33)O_2固溶体的储氧量、比表面积均高于均匀共沉淀法,且制备的固溶体经900℃焙烧4 h后未出现相分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微机电系统(MEMS)矢量水听器在使用中会受到平台运动、海浪、洋流等冲击的干扰从而影响对目标声源的探测.为实现水听器的精准探测,提出了一种纤毛—硅柱结构的可抑制振动噪声的矢量水听器.设计了一种力矩平衡结构,利用COMSOL软件对矢量水听器的参数构建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其静态分析、模态分析以及谐响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矢...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国内外安全仪表系统功能安全评估的发展状况,从功能安全标准、HAZOP(Hazard and Operability)分析、SIL(Safety Integrity Level)定级、SIL验证和SIL评估与认证5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缺乏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功能安全标准;在HAZOP、SIL定级和SIL验证方面,仍处在定性研究阶段,缺乏相关的失效数据库和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还没有建立与功能安全评估相关的认证与服务机构。研究结果可为功能安全评估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村低压线路中经常存在窃电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将极大的影响整个线路安全高效的运行。因而本文就农村低压线路常见窃电手法及反窃电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动电位滴定仪与化学滴定法检测了硝酸铁含量,探究了自动电位滴定仪测试硝酸铁方法的可行性。自动电位滴定仪测试法主要利用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来判断终点,方便简洁,但稳定性稍差;而常用的化学滴定使用EDTA标准溶液手工滴定硝酸铁溶液到指示终点并计算其含量,测试结果稳定准确,但显色不明显,对滴定人员要求较高。该研究结果显示,自动电位滴定法与化学滴定法测试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批量性测试可减少人工操作误差。  相似文献   
9.
铁合金电炉是高耗电设备。本介绍了微机控制铁合金电炉电极和配料的内容。系统组成和运行结果。在16500KVA炉子上的运行表明,节电和增产均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我国第一套埋弧炉上料微机控制系统。该系统安装在16500KVA封闭式硅锰合金电炉上。系统功能包括配料、上料控制、料批重量误差补正及焦炭水分补正。硬件由CROMEMCO公司的MTS系列和扩充的外围通道组成。软件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