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对猪和牛的Ⅰ型胶原蛋白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进行微观结构的形态学研究。方法 :将Ⅰ型胶原蛋白溶液 ,滴至新鲜剥离的云母片上 ,空气中干燥后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 :发现来自猪和牛的I型胶原蛋白在浓度为 3 2 μg ml时以单体形式和聚集体形式混合存在 ,在浓度为 4mg ml时两种I型胶原蛋白自发装配成胶原纤维 ,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孔隙大小为 :牛 ,10 0~ 15 0nm ;猪 ,170~ 2 0 0nm。孔隙率 :牛 ,5 75个 μm2 ;猪 ,193个 μm2 。平均粗糙度为 :牛 ,3 1nm ;猪 ,8 7nm。均方根粗糙度为 :牛 ,4 0nm ;猪 ,11 4nm。平均高度 :牛 ,5 0 9nm ;猪 ,5 2 3nm。Rp v :牛 ,72 1nm ;猪 ,10 2 7nm。结论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能够准确直观地观察到Ⅰ型胶原蛋白形成的胶原纤维的种属差异性 ,AFM技术是一种理想的胶原纤维微观结构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2.
Java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文章针对目前Java教学和社会需求脱节的实际情况,对Java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案例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Java程序设计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提升,公路养护工作的整体水平也在持续进步,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大中修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文章对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简单分析,探讨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实际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聚乳酸(PLLA)表面Ⅰ型胶原纳米图案化的过程。发现吸附层的形态变化与干燥条件及PLLA表面的疏水性有关。经氮气快速吹干形成的吸附层较为致密;而保持较高湿度并维持较长水膜浸润时间,由于去湿作用的影响,形成纤维网状纳米图案化结构。此结构受浸润干燥时间、胶原浓度、基底疏水性等因素的影响,随浸润干燥时间延长,致密的胶原膜破裂,逐渐形成纳米图案化结构,胶原浓度由0.01mg/mL增加到1mg/mL均产生类似现象,且网状结构趋于紧密,PLLA分子量不同,胶原吸附层形成不同的结构形态,显示PLLA分子量对胶原的结构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聚乳酸(PLLA)表面Ⅰ型胶原纳米图案化的过程。发现吸附层的形态变化与干燥条件及PLLA表面的疏水性有关。经氮气快速吹干形成的吸附层较为致密;而保持较高湿度并维持较长水膜浸润时间,由于去湿作用的影响,形成纤维网状纳米图案化结构。此结构受浸润干燥时间、胶原浓度、基底疏水性等因素的影响,随浸润干燥时间延长,致密的胶原膜破裂,逐渐形成纳米图案化结构,胶原浓度由0.01mg/mL增加到1mg/mL均产生类似现象,且网状结构趋于紧密,PLLA分子量不同,胶原吸附层形成不同的结构形态,显示PLLA分子量对胶原的结构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近年来近场光学探针技术的进展,特别是可与扫描力显徽镜结合的探针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7.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就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借鉴众多高校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阐述PTME模式中4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含义,分析各个部分的组成、构成要点、设计依据、实施要点和目的。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离四种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电泳在较为极端的pH条件下对4种混合蛋白质进行分离,建立一种简单、高效、快速同时测定酸碱性蛋白质的方法。结果表明,在pH2和pH9的缓冲体系中混合蛋白质能够有效分离,添加改性剂SDS可提高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猪和牛的I型胶原蛋白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进行微观结构的形态学研究。方法:将I型胶原蛋白溶液,滴至新鲜剥离的云母片上,空气中干燥后,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来自猪和牛的I型胶原蛋白在浓度为32μg/ml时以单体形式和聚集体形式混合存在,在浓度为4mg/ml时两种I型胶原蛋白自发装配成胶原纤维,形成多孔网状结构,孔隙大小为:牛,100~150nm;猪,170~200hm。孔隙率:牛,575个/μm2;猪,193个/btm。。平均粗糙度为:牛,3.1nm;猪,8.7nm。均方根粗糙度为:牛,4.0nm;猪,11.4nm。平均高度:牛,50.9nm;猪,52.3nm。Rp—v:牛,72.1nm;猪,102.7nm。结论: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能够准确直观地观察到I型胶原蛋白形成的胶原纤维的种属差异性,AFM技术是一种理想的胶原纤维微观结构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