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2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态光散射法能够实现水体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的快速检测,但测量精度易受背景干扰。传统的样品散射光减背景光方法无法有效消除背景干扰。提出了基于散射光基线的背景干扰消除方法,在样品散射光减去背景干扰的基础上,拟合出散射光强分布基线,进一步消除背景的干扰。120μm及9.86μm标准粒径样品的测量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120μm样品的D10、D50以及D90的测量相对误差分别由56.9%、17.2%、8.1%下降到0.4%、0.8%、2.8%;9.86μm样品的D10、D50以及D90的测量相对误差分别由17.2%、10.0%、0.1%变到11.6%、3.4%、0.1%。表明基线法能够大幅提升背景干扰的去除效果,提高颗粒物粒度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ADM4210器件构成的热插拔保护电路,为电路提供欠压、过压、过流和短路保护,能够在不响应工作底板正常运行情况下.实现板卡的热插拔。介绍了ADM4210的主要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3.
X射线荧光(XRF)法是实现重金属连续监测的有效方法。为了实现工业环境大气重金属连续监测,样品的富集及与X射线测量位置的精确定位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采用光电位移传感器检测富集样品滤纸位移,实现富集样品移动精确定位的方法。以单片机作为核心芯片,研制了该样品定位控制系统。最后,利用样品定位控制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样品定位试验。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光电位移传感器进行多次样品定位的相对标准偏差约为0.5%,进行100 mm位移精确定位的绝对误差小于0.8 mm,能够满足XRF大气重金属在线监测装置中的样品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DS3501的APD偏压温度补偿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DS3501的工作原理,针对APD偏置电压需要进行精确温度补偿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高精度、宽动态范围的APD偏压自动补偿电路。经实验测试,APD偏压相对误差小于0.25%。将该补偿电路应用于荧光法溶解氧测量系统中,显著提高了系统测量精度,测量结果相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5.
6.
ADM4210器件构成的热插拔保护电路,为电路提供欠压、过压、过流和短路保护,能够在不响应工作底板正常运行情况下,实现板卡的热插拔.介绍了ADM4210的主要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出不同粒径大小的巯基乙胺(CA)修饰的CdTe(CA-CdTe)量子点,并研究CA-CdTe量子点对Co2+的荧光响应情况。研究表明Co2+对CA-CdTe量子点的荧光具有猝灭作用,并且随着Co2+浓度的增加,CA-CdTe量子点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当Co2+浓度在0.3×10-533×10-5mol·L-1范围内时,获得了Co2+与粒径大小为3.60 nm的CA-CdTe量子点相互作用的Stern-Volmer荧光猝灭方程,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8,检出限为6.547×10-7mol·L-1。利用CA-CdTe量子点荧光分析方法对Co2+进行定量分析和检测研究,该方法简便、快速、检出限较低,并为实际水样中Co2+的检测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设计实验研究多种重金属胁迫藻类的联合毒性,更有利于阐明真实环境中重金属与藻类的毒性作用过程和机理。采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结合24析因设计方法研究重金属Hg2+、Cd2+、Cu2+和Zn2+胁迫蛋白核小球藻的联合毒性作用,得到主效应Hg、Cd、Cu、Zn以及交互作用Hg*Cu、Hg*Zn和Hg*Cu*Zn对蛋白核小球藻潜在最大量子效率Fv/Fm具有显著性影响(Sig.<0.05)的结论;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得到联合重金属浓度与藻类光合活性抑制率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得到模型表达式:y[%]= -22.557+19.926Hg+5.282Cu+0.015Zn+0.029Hg*Zn-0.002Hg*Cu*Zn,并对联合重金属胁迫蛋白核小球藻的机理做出解释;通过对模型进行统计学检验和实验验证,证明该模型可用于实验室条件下已知种类重金属Hg2+、Cd2+、Cu2+、Zn2+胁迫蛋白核小球藻的联合毒性估计。  相似文献   
9.
In order to reduce the fluctuation of LIBS detection spectrum of liquid sample, the full-spectrum sum method and the internal standardization method is adopted, using an equal-RSD normalization algorithm to calibrate the detection spectrum. Experiment result shows that the full-spectrum sum method reduced the RSD of parallel samples of Cd and Cr to 9.4% and 11.06% from 28.32% and 31.93% respectively, yielded better overall calibration than the singleelement internal standardization approach, thereby suggesting that the former method is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for online calibration of LIBS for detection of aqueous heavy metals.  相似文献   
10.
浮游藻类作为单细胞生物,其光合活性外界胁迫作用响应灵敏,是水质综合毒性检测的良好受试生物,因此认识受试藻种光合活性状态对温度和光照等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掌握有效控制受试藻种光合活性状态和浓度的培养条件,对水质综合毒性检测至关重要。以模式受试生物蛋白核小球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和光照强度下蛋白核小球藻光合活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蛋白核小球藻在不同梯度光照下,藻种光合活性和藻种浓度的变化非常明显。低光照下(75μE、125μE)藻种平均光合活性在0.60左右但藻种浓度基本不增加;中光照下(175、225、300、375μE)藻种平均光合活性在0.57左右且此时藻种浓度有明显增加,其中,实验最佳光照为375μE;高光照下(475μE和600μE)藻种平均光合活性低于0.56 (初始活性),会对藻种的生长状态产生胁迫。不同梯度温度下藻种光合活性和藻种浓度也有明显变化,中低温下(5、15、25℃)藻种平均光合活性在0.59左右且藻种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最佳温度为25℃;高温下(30、35、40℃)藻种光合活性迅速下降直至失活。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控制光照和温度来控制浮游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